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挂燈的意思、挂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挂燈的解釋

亦作“掛燈”。1.僧俗燃身燈以奉佛。為古代僧衆之陋俗。《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斷手足,煉指,掛燈,帶鉗之類幻惑流俗者。” 胡三省 注:“掛燈者裸體,以小鐵鉤徧鉤其膚,凡鉤皆掛小燈,圈燈盞,貯油而燃之。俚俗謂之‘燃肉身燈’。”

(2).喜慶日懸挂紅燈。參見“ 挂燈結彩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挂燈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主要義項:

一、動詞性釋義(動賓結構)

指懸挂燈籠的動作行為,常用于描述節慶或裝飾場景。

示例:元宵節家家戶戶挂燈結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用法強調“懸挂”動作與“燈具”對象的結合,屬具體行為描述。

二、名詞性釋義(偏正結構)

特指可懸挂的裝飾燈具,多為傳統造型的彩燈或宮燈。

示例:廳堂梁下懸着六角琉璃挂燈(《漢語大詞典》)。此類燈具通常具有懸挂構件(如鈎、鍊),區别于落地燈或台燈,常見于古建築與民俗活動(如元宵燈會)。

文化延伸

挂燈習俗與中華傳統節慶密切相關,尤以元宵節為盛。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裡,擊丸蹴踘,踏索上竿……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中華書局點校本)。印證挂燈作為民俗符號的文化内涵。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 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鐘敬文.《中國民俗大系·節日卷》. 甘肅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挂燈”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挂燈”讀作ɡuà dēnɡ,字面意思是“懸挂燈盞”,但其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


二、詳細解釋

  1. 古代宗教陋俗
    指僧侶或俗家用“燃肉身燈”的方式供奉佛陀,屬于一種極端宗教行為。具體做法是将小鐵鈎刺入皮膚,鈎上懸挂油燈并點燃,通過肉體苦行表達虔誠。此習俗因過于殘酷,後周世宗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明令禁止。

  2. 喜慶習俗
    指在節日或慶典時懸挂紅燈以示慶祝,常與“結彩”連用為“挂燈結彩”。例如元宵節挂燈、婚慶懸挂燈籠等,這一用法至今仍廣泛流傳。


三、文化關聯與例句


四、總結

“挂燈”一詞既承載了古代宗教曆史,也延續了民俗喜慶的象征意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其指向,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安歌布什不死方長烈陳平宰社達德盜耕調頭渎斁犯上豐琰府鎮高危宮棋管家婆挂鞋貴臣後生仔花裀昏翳殲擊即景生情救世主久之開懷暢飲亮煌煌離魂靈鈎淩霄騄耳夢腸謀私懦夫配給偏提拼客鉗市清方祈子肉譜灑酒眚禮神守沈陽故宮收掘首尾兩端順理順天得一説公案樹腰蒜鉢子太陽輻射天休貼妥渟澄危桡香乳校判小炷遐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