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賜福佑。《書·湯诰》:“凡我造邦,無以匪彜,無即慆淫,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 杜預 注:“民無災害,則上下和而受天祐。” 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皇上俯從人欲,上答天休。” 明 方孝孺 《雙桂軒銘》:“爾衍爾昭,爾公爾侯,復膺天休。”
(2).指天子的恩庥。 唐 元稹 《為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诰身狀》:“恩光灼燿,捧戴兢惶,對揚天休,無任戰越。”
“天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指上天賜予的福澤或庇佑,常用于形容社會安定、自然和諧的狀态。例如:
指帝王對臣民的恩惠,帶有政治層面的褒獎含義。例如:
提示:以上釋義綜合了《尚書》《左傳》等典籍及曆代文人用例,完整文獻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天休》一詞指的是在天空中安靜地休息或停歇。它通常用于描述飛鳥、昆蟲等在飛行後歇息的狀态。
《天休》的拆分部首為「大」和「人」,它們分别位于上下兩個部位。
根據部首和筆畫的組合,可以将《天休》的筆畫拆分為五個部分,總共有十五筆。具體的筆畫順序為:橫、豎、撇、捺、豎鈎、橫折鈎、豎提、橫折、橫折、豎鈎。
《天休》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其來源比較久遠。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的《詩經·常棣》一篇中:
「天休牛羊,百歲千章。黃鳥于飛,集于灌丘之中。」
這句詩中使用了「天休」來描述黃鳥在天空中停歇的狀态。
《天休》的繁體字為「天休」,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原始的形狀和意義。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天休」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休」字的右下方會加上一個小點,稱為「點休」,表示此字與休息相關。
1. 鳥兒飛了一天,找到一顆樹枝安靜地天休。
2. 蜜蜂飛了許多圈,在花叢間終于找到地方天休。
3. 天空中的雲朵像是在天休時畫出的自由圖案。
組詞方面,可以以「天休」作為詞根,結合其他字詞來形成新的詞語,例如:天休地暖、天休地靜、天休地閑。
與「天休」意義相近的詞語有:天息、天甯、天靜。
與「天休」意義相反的詞語有:天動、天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