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桡的意思、危桡的詳細解釋
危桡的解釋
見“ 危撓 ”。
詞語分解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桡的解釋 桡 (橈) á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 槳,楫。 桡 (橈) á 古同“撓”,削弱。 古同“撓”,打擾。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危桡”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詞義核心
“危桡”是“危撓”的異形詞,表示危險、危亂、局勢動蕩,常用于描述國家或整體形勢的險惡,如《新唐書》中“師一挫傷,則乘其危桡”即指軍隊受挫後局勢陷入混亂。
-
結構解析
- 危:指危險、危急;
- 桡:本義為船槳(),在此引申為“支撐的喪失”,類似船槳斷裂導緻船隻失控,比喻局勢失去穩定。
用法與語境
- 古籍用例:
南朝梁江淹《為蕭拜太尉揚州牧表》中“必跋危撓”指國家陷入危亂;《新唐書·陸贽傳》用“危桡”描述軍事失利後的動蕩局面。
- 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日常表達可用“危機四伏”“岌岌可危”等替代。
注意區分
- 發音糾正:部分來源誤注拼音為“wēi jiǎo”(),正确讀音應為wēi ráo()。
- 異形詞關聯:與“危桡”相關的成語如“守正不桡”(堅守正道)、“桂楫蘭桡”(形容華美的船)等,但含義差異較大,需結合語境判斷。
“危桡”屬文言詞彙,多用于描述宏觀局勢的動蕩危險,現代使用需謹慎。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新唐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一、《危桡》的意思
《危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搖晃不穩的船槳,用來形容人的行為躊躇不定、猶豫不決。
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危桡》的拆分部首是“貝”和“木”,筆畫總數為11畫。
三、來源
《危桡》最早出現在《莊子·内篇·養生主》一章中,用來形容船槳在水中搖擺不定。
四、繁體
《危桡》的繁體字是「危槳」。
五、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桡」的寫法可以是「木連桡」,其中「連」表示連續不斷的意思。
六、例句
他在進退之間,猶如危桡搖擺不定。
七、組詞
危機、危險、桡棹。
八、近義詞
躊躇不決、猶豫不定、瞻前顧後。
九、反義詞
堅定果斷、毫不猶豫、果斷決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