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為官僚地主等管理家務的地位較高的女仆。《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有管家婆禀覆:‘恩王,近日 新荷 眉低眼慢,乳大腹高,出來不得。’”《三國演義》第五五回:“管家婆進曰:‘貴人休得驚懼。’”
(2). 明 代宮中管事的宮女,俗稱管家婆。 清 無名氏 《秋燈錄·董姓妻》:“ 崇禎帝 每晨起盥漱……宮女與帝櫛髮者為最尊,稱管家婆。” 姚雪垠 《燕遼紀事》:“ 乾清宮 的管家婆 魏清慧 輕輕地掀開半舊繡龍黃緞門簾,走進暖閣。”
(3).主婦。 柳杞 《好年勝景》:“那叫做 白嶺 的班長,真像一個管家婆,什麼他都領頭幹好。”
“管家婆”一詞的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區别,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類:
曆史管家角色
家庭主婦或管理者
擴展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文學作品及軟件官方介紹,需根據具體語境理解詞義。
《管家婆》一詞是指家中的女主人或家庭中負責家政工作的女性。她通常負責管理家務、照顧家庭成員的飲食起居以及其他相關事務。
《管家婆》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竹子)、⺼(肉)、女。根據部首的不同,可以對應不同的筆畫數,總計為12個筆畫。
《管家婆》這個詞出自于中文社會中對于家中女性的稱呼演變而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男性通常被稱為“家主”,女性負責家務的情況較為普遍,因此稱為“管家婆”。
《管家婆》的繁體字為「管家婆」。
在古代,漢字的構造和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不過,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時候“管家婆”可以寫作「管家婦」。
1. 那個家庭的管家婆非常能幹,家務事做得井井有條。
2. 她是一個稱職的管家婆,家裡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3. 她一直擔任我家的管家婆,她對家人非常負責。
1. 女管家
2. 丫鬟
3. 保姆
1. 家庭主婦
2. 家管
3. 家政人員
1. 男主人
2. 男管家
3. 男家政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