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nihilate] 攻擊殲滅
包圍殲擊敵軍一個團
攻擊殲滅。 宋 曾鞏 《西頭供奉官武遂等轉官制》:“爾能殲擊兇殘,恢復州聚,録功增位,不以次遷。” 毛6*澤6*東 《關于遼沉戰役的作戰方針》:“你們應使 沉 敵深入 大淩河 以北,以便及時轉移兵力包圍該敵,然後徐圖殲擊。”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殲擊漢語 快速查詢。
根據權威詞典和相關文獻,“殲擊”是一個動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詞義 “殲擊”指通過攻擊手段殲滅敵方目标,強調徹底消滅的軍事行動。構成方式為并列式(殲+擊),如“包圍殲擊敵軍一個團”。
2. 曆史用例
3. 相關詞彙
4. 語言特點 拼音為jiān jī,屬于書面用語,常見于軍事報告或曆史文獻,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提示:若需了解軍事術語(如“殲擊機”),建議通過專業渠道查詢完整信息。
殲擊(jiān j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分别是“殲”和“擊”。這個詞可以指代戰争中消滅敵人、擊敗敵人的行動,也可以指代專門進行這種行動的戰鬥機。
“殲”字的部首是“歹”,整個字共有6個筆畫。
“擊”字的部首是“扌”,整個字共有5個筆畫。
殲擊在繁體字中被寫作「殲擊」。
在古代漢字中,殲擊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殲擊被寫作「殲擊」。
1. 這支部隊在敵後進行了一次精确的殲擊。
2. 飛行員利用先進的殲擊機摧毀了敵方防空系統。
1. 殲滅:用于指代徹底消滅敵人。
2. 作戰:指進行軍事行動。
3. 戰鬥機:專門用于戰鬥的飛機。
1. 打擊:指對敵人或目标進行攻擊。
2. 戰勝:指取得勝利,擊敗對手。
1. 撤退:指從戰鬥地區撤離。
2. 保護:指保衛、守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