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配給的意思、配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配給的解釋

[allocation;ration] 配售;分配

詳細解釋

(1).調配給予。《晉書·郭默傳》:“若疆埸有虞,被使出征,方始配給,将卒無素,恩信不著,以此臨敵,少有不敗矣。”《宋書·劉穆之傳》:“ 高祖 疑 長民 難獨任,留 穆之 以輔之。加建威将軍,置佐吏,配給實力。”

(2).将緊缺的生活必需品定量分配給消費者。分收費或無償兩種,收費的也稱“配售”。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八回:“因為敵人的維持村完全實行配給,貨物都集中到他的合作社裡,價錢特别貴,老百姓買東西還受限制,一家一月隻配給一盒洋火、半斤油、三尺布。一人一月二兩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配給”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調配給予
    指根據需求或規定進行資源、物品的分配。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配給實力”(調配兵力)或“配給物資”。
  2. 定量分配緊缺品
    多用于特殊時期(如戰争、災害)對生活必需品的限量供應,分收費(稱“配售”)和無償兩種形式。例如抗戰時期“一家一月隻配給一盒洋火”。

二、曆史與引證

三、使用場景

四、讀音與結構

五、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具體文獻,可參考《晉書》《宋書》等古籍,或查閱現代經濟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配給的意思

配給(pèi jǐ)是一個動詞,意為分配、分發或供應。它用于描述将某種資源或物品按照一定的規定或比例分給需要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配給的部首為⺈(心字旁),總共有10筆。

來源

配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最早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周禮·農政》。在農業社會中,它用來描述政府按照規定的制度和比例将糧食等物品分配給農民。

繁體字

配給的繁體字為「配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配給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部分古籍中使用「配予」或「配與」來表示配給的意思。這些寫法在書寫時可能與現代字形有所差異,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政府将糧食配給災區的居民。

2. 公司每月按照生産任務将原材料配給各個車間。

組詞

配給的相關詞組包括:配給制度、配給品、配給制度、配給物資等。

近義詞

配給的近義詞有:分配、供應、發放、分發。

反義詞

配給的反義詞有:收回、收繳、收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