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眚禮的意思、眚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眚禮的解釋

謂減省吉禮之數。眚,通“ 省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七曰眚禮。” 鄭玄 注:“眚禮,謂殺吉禮也。” 賈公彥 疏:“謂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今歲以來,災異屢臻,日食、地震, 江 淮 騰溢,風雨害稼,民多菜色,此正陛下側身克己、眚禮蕃樂之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眚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禮儀制度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眚禮”指減省吉禮的儀式或規模。其中“眚”通“省”(即減少、節省),而“禮”特指古代吉禮(祭祀、慶典等禮儀活動)。該詞多用于描述因特殊原因(如災荒、國難)對禮儀進行簡化的情況。

二、引證與出處

  1. 《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七曰眚禮。”東漢鄭玄注解:“眚禮,謂殺(減少)吉禮也。”唐代賈公彥進一步說明:“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2. 宋代司馬光在《論燕飲狀》中引用:“災異屢臻……此正陛下側身克己、眚禮蕃樂之時。”指災年應通過簡化禮儀來體現克己态度。

三、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政治語境中,如:

四、補充說明

五、相關成語

與禮儀相關的成語如“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慢條斯禮”等,但均不直接關聯“眚禮”。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周禮》原文及曆代注疏,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閱《周禮注疏》《司馬光文集》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眚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某種儀式或儀式性的行為。 下面來分析一下《眚禮》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 部首:《眚》的部首是目部,表示和眼睛相關。《禮》的部首是示部,表示和禮儀相關。 - 筆畫:《眚》共11畫,右邊是6畫,左邊是5畫。《禮》共5畫,左邊是一橫,右邊是四點。 《眚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通過古代文字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矤禮」。 古代漢字對《眚禮》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眚》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觵」,由兩個部首組成:西邊是早晨的意思,而右邊的部首,表示與目有關。而《禮》的古代寫法則更為複雜,根據不同的時期和流派,有多種不同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包含《眚禮》的例句: 1. 他們在婚禮上進行了一場精心準備的眚禮。 2. 古代的宮廷中充滿了各種莊重的眚禮。 3. 她向神明獻上一份虔誠的眚禮。 一些與《眚禮》相關的組詞包括:儀式、慶典、祭祀等。這些詞語都與特定的活動或場合有關,涉及禮儀方面的行為。而與《眚禮》意義相近的詞語有:典禮、儀态、禮敬等。相反的,與《眚禮》意義相反的詞語則有:隨意、不拘禮節等。 總之,《眚禮》是一個指某種儀式或儀式性行為的詞語。它的部首分别是目和示,筆畫數分别是11畫和5畫。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矤禮」。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眚》的古代寫法為「觵」,《禮》的古代寫法則有多種。例句中展示了《眚禮》的使用場景。此外,還介紹了與《眚禮》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