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大夫的意思、寡大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大夫的解釋

古代卿大夫出使,其隨從者對主國謙稱之為寡大夫。《儀禮·士相見禮》:“非以君命使,則不稱寡大夫。”《左傳·昭公元年》:“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寡大夫"是中國古代,尤其是春秋時期的一種特殊稱謂,屬于卿大夫階層的自謙之辭。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本義與語境:

    • "寡"在此并非指喪偶(如"寡婦"),而是取"少"、"不足"之意,引申為德行淺薄、能力有限。
    • "大夫"指古代官職,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
    • 因此,"寡大夫"是卿大夫在特定場合(特别是出使他國或面對君主、上位者時)對自己的謙稱,意為我這個德行淺薄的大夫或寡德之大夫。它體現了古代禮儀中的謙卑态度。
  2. 用法規範:

    • 根據《禮記·曲禮下》的記載:"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于外曰'子',于其國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稱曰'寡君之老'。"
    • 這裡的"寡君之老"即指使臣(通常由大夫擔任)自稱"寡君之老",其核心謙稱部分就是"寡"(指代國君)和隱含的"寡大夫"之意(指代自己)。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明确指出:"使者自稱曰'寡君之老',即'寡大夫'也。"
    • 可見,"寡大夫"或其變體"寡君之老",是卿大夫作為使節時對外國君主或他國人士使用的标準謙稱。
  3. 與"寡人"的類比:

    • 其用法類似于諸侯國君自稱"寡人"(意為"寡德之人")。"寡大夫"是大夫階層對應"寡人"的自謙稱謂,體現了等級制度下的稱謂規範。

"寡大夫"是春秋時期卿大夫(尤其是擔任使節者)在正式外交場合或面對尊貴對象時使用的自謙稱謂,意為"(我這個)德行淺薄的大夫"。它源于古代禮儀規範,旨在表達謙遜,主要見于《禮記》等記載周代禮儀的典籍和《左傳》等史書中對春秋時期外交辭令的描述。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寡大夫”是古代禮儀中的謙稱,主要用于外交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詞源構成
    由“寡”(謙辭,意為“少德之人”)和“大夫”(官職名,指卿大夫)組成,整體表示自謙身份。

  2. 使用場景
    古代卿大夫出使他國時,隨從人員對主國稱自己的主人為“寡大夫”,以示謙遜。例如《儀禮·士相見禮》記載:“非以君命使,則不稱寡大夫。”


二、文獻例證

  1. 《左傳》記載
    《左傳·昭公元年》中提到:“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此處“寡大夫”即用于外交辭令中的自謙。

  2. 與“寡君”的關聯
    類似用法還有“寡君”(臣子對他國稱本國君主時的謙辭),均體現古代禮制的等級規範。


三、注意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儀禮》《左傳》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操決昌歜羊棗杈枒沖流俦與楚望石谷餓眼沸波跗蕚連晖耇老關綜過來過往海豹撶楫換鵝經回換監察薦夢腳癬薊門盡付東流景印淨餘舉步生風枯宅累葉斂毫靈誅論年落筆耄年枚馬麋墨南呂内童凝酥盤跚缥渺瓢飲強明前親晚後陗直瓊籬認理若合符節塞白上祖筲鬥參商石油地蠟司録僮兒尾大蚊廚文學史無涉香火霰雪襲凡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