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瓢飲的意思、瓢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瓢飲的解釋

(1).語出《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 也不改其樂。”原謂以瓢勺飲水。後用以喻生活簡樸。《後漢書·章帝紀》:“動務省約,但患不能脫粟瓢飲耳。”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瓢飲唯三徑,巖樓在百層。” 清 巢鳴盛 《題匏杯》詩:“ 回 也資瓢飲,悠然見古風。”

(2).指瓢勺之類的飲器。 清 杜岕 《永甯寺試泉》詩:“再遊期獨往,瓢飲掛衣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瓢飲,漢語詞彙,本義指以瓢盛水飲用,後演變為形容生活簡樸的典故用語。其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瓢飲"最早見于《論語·雍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記錄顔回安貧樂道的生活狀态。《漢語大詞典》(第3版)将其定義為"用瓢飲水,喻生活清苦"(商務印書館,2021)。此處"瓢"特指葫蘆剖制的飲器,屬古代常見生活器具。

二、語義演變 經學發展過程中,"瓢飲"逐漸脫離具體器物指向,在《昭明文選》李善注中已有抽象化表述,指代"簡樸自持的生活方式"。現代漢語中多用作成語"箪食瓢飲",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收錄該詞條,強調其"甘于清貧"的褒義色彩。

三、文化象征 據《中國典故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考釋,該詞承載着儒家"安貧樂道"的價值觀念。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指出,自唐宋詩文始,"瓢飲"常與"箪食"對舉,形成固定意象群,如韓愈《與李翺書》"彼人者,箪食瓢飲",強化其文化象征意義。

四、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現代漢語應用規範手冊》(語文出版社,2020)建議該詞適用于文學創作或正式語境。如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瓢飲澗水"的描寫,既保留原始意象,又拓展出自然質樸的審美意蘊。教育部《中華經典資源庫》(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網)将其列為傳統文化關鍵詞。

網絡擴展解釋

“瓢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piáo yǐn,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詞源與核心含義

2.用法與示例

3.經典引用

“瓢飲”既指具體的飲水方式,更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的安貧樂道精神。其核心在于通過簡樸生活體現精神追求的高尚,常用于文學或議論中表達對淡泊态度的贊美。

别人正在浏覽...

骜亢班鏡畢劫駁瑕指颣毳冕大頭調平冬裘夏葛隊帥翻口鳳管鸾箫風疾分散染料幹線刮垢磨光挂紅桂花醑鬼揶揄花紹花招觳薄嬌慵截沒獧給龛鬖看生婆琨夷連綿不絕臨訣鹵舄蔓草卯上馬死黃金盡蒙太奇冥客瞑眠龐亂炰羔叵信淺深起力輕妙輕文窮侈極欲窮鱗毵毵散殊深墨沈志拾唾餘售赇刷毛衣水鏽黍米酒天條體定土岡頽形武貔諧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