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根荄的意思、根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根荄的解釋

(1).亦作“ 根垓 ”、“ 根核 ”。植物的根。《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傷其骸骨;枝葉茂者,害其根荄;能兩美者,天下無之。” 漢 劉向 《說苑·建本》:“樹本淺,根垓不深。”《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則孕毓根核。” 唐 白居易 《問友》詩:“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宋 司馬光 《為始平公祭晉祠文》:“然原陸久燥,根荒未浹,畎畝喁喁,猶有待望。”

(2).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舊唐書·元稹白居易傳論》:“臣觀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議,極文章之壼奧,盡治亂之根荄。” 清 龔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

(3).植根。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今試言之,夫禮樂者,橐籥于元氣,根荄于人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ēn gāi,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植物的根
    指植物生長于土壤中的部分,如《文子·符言》提到“枝葉茂者,害其根荄”,強調根與枝葉的依存關系。漢劉向《說苑·建本》亦用“根垓”表示根系的深淺。

  2. 異體寫法
    該詞也寫作“根垓”“根核”,如《漢書·五行志》中“孕毓根核”即指植物根部。


二、比喻意義

  1. 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常用于抽象概念,如《舊唐書》評價元稹、白居易的文章“盡治亂之根荄”,指其觸及治亂的核心。清代龔自珍則以“根荄悖矣”比喻精神根基的錯亂。

  2. 強調深層關聯
    姚華《曲海一勺》中“根荄于人情”,形容禮樂制度紮根于人性本質。


三、用法與示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文子》《說苑》等古籍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根荄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植物的根系。 根荄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和艸(⺆表示動作,艸表示植物),共有10個筆畫(根字部首為9畫,艸字部首為1畫)。 根荄這個詞的來源是由根字和荄字組合而成。根字表示植物的根部,荄字表示植物的茂盛,結合在一起表示植物的根系。 在繁體字中,根荄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根荄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以下是幾個例句: 1. 這棵樹的根荄紮得很深,能夠牢固地固定在地上。 2. 種植蔬菜時,要注意根荄的健康生長。 3. 學習是人才的根荄,隻有用心學習,才會取得進步。 與根荄相關的組詞有:根系、根須、根莖等。 根荄的近義詞可以是:根部、根系。 根荄的反義詞可以是:葉子、枝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