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eady]∶行為穩重而合乎禮節
遂臻陰宮,穆穆肅肅,蹲蹲如也。——《漢書》
(2) [dense]∶叢聚茂密的
荊棘郁蹲蹲。——南朝宋· 鮑照《拟行路難十八首》
(1).起舞貌。《詩·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毛 傳:“蹲蹲,舞貌。” 漢 傅毅 《舞賦》序:“《樂》記于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 唐 白居易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詩:“蠻鼓聲坎坎, 巴 女舞蹲蹲。” 明 唐寅 《招辭》:“坎坎兮伐檀,蹲蹲兮舞盤。”
(2).行為合乎禮節。《漢書·揚雄傳上》:“遂臻 陰宮 ,穆穆肅肅,蹲蹲如也。” 顔師古 注:“蹲蹲,行有節也。蹲,音千旬反。”
叢聚茂密貌。 南朝 宋 鮑照 《拟行路難》詩之七:“但見松柏園,荊棘鬱蹲蹲。” 錢振倫 注:“蹲蹲一作撙撙,《左傳》注:蹲,聚也。”
“蹲蹲”一詞的含義需結合現代網絡用語和傳統漢語解釋來分述:
等待互動
在社交平台(如抖音、小紅書)評論區,用戶用“蹲蹲”表示暫時不發表觀點,但留下痕迹以便後續快速找到相關内容,類似“蹲守等待”。
例如:“我也想知道答案,蹲蹲!”
俏皮化表達
疊詞“蹲蹲”比單字“蹲”更顯可愛,女性用戶使用較多,常見于求資源、等後續的場景。
部分男性網友(如電競圈)則用此梗調侃特定群體,帶有諷刺意味。
“蹲蹲”既有古漢語中描述禮儀、舞蹈或密集狀态的用法,也有網絡時代衍生的俏皮化等待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蹲蹲》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處于蹲下或彎腰的狀态。
《蹲蹲》的拆分部首是“足”和“走”,共有11畫。
《蹲蹲》一詞源于漢語中的口語用法,常用于一些地方方言中,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進入了現代漢語的口語表達範疇。
《蹲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蹲蹲」。
在古時候,漢字《蹲蹲》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小明看到街上有隻可愛的小狗蹲蹲等待主人。
蹲下、蹲坐、蹲伏、蹲馬、蹲守。
彎腰、下蹲、俯身。
站立、直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