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本逐末的意思、捐本逐末的詳細解釋
捐本逐末的解釋
同“ 捨本逐末 ”。《北史·李谔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捐本逐末,流徧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詞語分解
- 捐的解釋 捐 ā 舍棄,抛棄:捐棄。捐生。捐軀。 獻助:捐資。捐獻。捐助。募捐。 舊時獻錢得官職:捐官。捐納。 賦稅的一種:車捐。房捐。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逐末的解釋 指經商。古以農業為本務,商賈為末務,故稱。《漢書·食貨志下》:“民心動搖,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平,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錢。”《晉書·熊遠傳》:“自喪亂以來,農桑不修,遊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 宋
網絡擴展解釋
“捐本逐末”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juān běn zhú mò(),屬聯合式成語,含貶義。
-
基本含義
指舍棄根本而追求細枝末節,比喻做事輕重倒置,隻關注次要或表面的部分,忽視核心問題。例如:過度追求形式而忽略實質内容,或隻顧眼前利益而損害長遠發展。
-
出處與典故
源自《北史·李谔傳》:“捐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原文批評當時社會重文辭修飾而輕實用學問的風氣。
-
用法與近義詞
-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批評目光短淺、本末倒置的行為。
- 近義詞: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 英文翻譯: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
-
例句與場景
例:企業若為降低成本而忽視産品質量,便是“捐本逐末”,最終可能失去市場。此成語常用于教育、管理等領域,提醒人們抓住核心矛盾。
提示:更多例句和用法可參考《漢典》《北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捐本逐末》一詞的意思是指放棄最重要的東西而追求次要的、無關緊要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部首:手、木、言
- 筆畫:10畫(手4畫,木4畫,言2畫)
《捐本逐末》一詞來源于《論語·公冶長》:“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憂心者不知我心憂也,求我者不知我何求也。《捐本逐末》,忘爾所以。”意為了解我的人會說我操心,不了解我的人會說我追求什麼。說我操心的人不了解我操心的原因,追尋我的人不了解我所追求的東西。這句話包含了放棄根本追求次要的教導,即《捐本逐末》。
《捐本逐末》的繁體字是「捐本逐末」。
從古時候漢字寫法來看,「捐本逐末」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的意思和用法仍然相同。
以下是幾個使用《捐本逐末》一詞的例句:
1. 他為了追求物質享受,不顧家庭、友情,可謂是徹底捐本逐末。
2. 這位明星雖然擺脫了貧困,卻為了追求短暫的名利,捐本逐末,最終陷入了困境。
3. 政府應該重視長遠的發展,而不是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捐本逐末。
一些相關的組詞可以是:
- 捐贈:出于善意,将財物或資源給予他人
- 本質:事物的固有屬性或最根本的性質
- 逐利:為了獲得利益而不擇手段
- 換湯不換藥:形容隻是表面上改變,而本質問題沒有解決
一些近義詞包括:
- 舍本逐末
- 棄本逐末
- 放棄原則
反義詞則是:
- 本本分分:注重原則和本質,不追求次要的事物
以上就是關于《捐本逐末》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