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募俞的意思、募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募俞的解釋

指人體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皆為髒腑經氣結聚輸注之處。俞,通“ 腧 ”。《素問·奇病論》:“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王冰 注:“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膽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門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募俞是中醫經絡理論中的特定穴位組合概念,由“募穴”與“背俞穴”兩類穴位構成,兩者相互配合用于診斷和治療髒腑疾病。以下為詳細釋義:

一、募穴

募穴指分布于胸腹部的穴位,屬“陰穴”,與髒腑之氣直接相通。《黃帝内經》記載,募穴是髒腑經氣結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如肺的募穴為中府,心的募穴為巨阙。臨床中,募穴常用于診斷對應髒腑的病變,如按壓異常疼痛可提示相關髒腑疾病。

二、背俞穴

背俞穴分布于背部足太陽膀胱經上,屬“陽穴”,是髒腑經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難經》提到“五髒俞皆在背”,如肺俞、心俞分别對應肺與心髒功能。背俞穴多用于調節髒腑虛實,配合針刺或艾灸可補益髒腑精氣。

三、募俞配穴理論

中醫認為,募穴與背俞穴陰陽相配,可協同調節髒腑。《針灸甲乙經》指出“從陽引陰,從陰引陽”,臨床常将病變髒腑的募穴與背俞穴聯合使用,如胃病取中脘(募穴)與胃俞(背俞穴),以增強療效。

四、現代應用

現代研究證實,刺激募俞穴能調節内髒神經反射,改善器官功能。例如,肝俞與期門(肝募穴)配伍可緩解肝氣郁結,相關機制與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活性相關(參考《中國針灸》期刊實驗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募俞”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中醫術語(主要含義)

指人體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是髒腑經氣彙聚的關鍵部位:

  1. 募穴:位于胸腹部,是髒腑之氣聚集的穴位。
  2. 俞穴:位于背部脊柱兩側,是髒腑經氣輸注之處。
  3. 臨床應用:中醫典籍《素問·奇病論》提到,膽虛病症可通過刺激膽經的募俞穴治療。

示例:膽募穴在乳下肋骨外側的期門穴,膽俞穴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指招募或選拔人才,由“募”(招募)和“俞”(選用)組成。但此解釋僅見于個别詞典,權威中醫文獻及主流工具書未收錄該用法。


建議:若用于醫學領域,優先采用中醫釋義;若涉及古文或成語,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本治兵祭逼身敝俗布陣蒼惶參人蛏幹餈巴詞費打饑荒珰珥得失在人方外之學番僞肥瘦攻盜乖踳鼓笛曲郭索好好先生鶴毳婚娅獲成叫更救焚救民于水火寄錫瘠顔疾疹鋸齒草具疏苛法慮外馬不解鞍眠息明驗模枋南面官排叉偏侍平夥鉛筆七松家全夥上上舍次輸眼聳目所拟泰辰太一宮廷評頭目人枉謗王章唯恐吳二娘曲舞文巧诋蕭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