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書的意思、诰書的詳細解釋
诰書的解釋
皇帝诰封臣下所頒發的文書。 明 葉盛 《水東日記·範氏家譜世系》:“ 仲淹 蒙竊國恩, 皇祐 中來守 錢塘 ,遂過 姑蘇 ,與親族會追祖宗,既前譜未獲,復懼後來昭穆不明,乃於族中索所藏誥書家集考之。”
詞語分解
- 诰的解釋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誡,勉勵:自诰。诰誡。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诰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诰書”是中國古代皇帝用于诰封臣下的官方文書,具有權威性和正式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诰書是君主發布的诏令或告示,主要用于宣布重要政策、封贈官員或追贈功勳,需全國遵守。其内容涉及官職任命、家族封贈等,如明代範仲淹家族曾通過诰書考證家譜世系。
2.曆史演變
- 起源:西周時期已有“诰”作為王命文書使用。
- 宋代:诰書成為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涵蓋官職遷改、追贈大臣等。
- 明清時期:五品以上官員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形成等級分明的封贈制度。
3.用途與形式
- 封贈功能:用于官員及其家屬(如祖輩、妻室)的榮譽授予。
- 文書形式:以書面形式頒發,内容嚴謹,需存檔或家族傳承,如《水東日記》記載的範氏家譜案例。
4.相關制度
诰書屬于古代文書制度的一部分,與“敕書”“诏書”等并行,但適用範圍更側重封賞。其權威性高于一般行政文書,直接體現皇權。
如需了解具體案例或制度細節,可查看來源網頁(如、7、8)。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诰書(gào shū)一詞的意思是指君主頒發的重要公文,通常是官方聲明或命令。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讠”和“告”兩個部首。其中,“讠”表示語言的意思,“告”表示傳達或宣布。诰書的筆畫總共有14畫。
诰書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周朝時期。在古代,君主會通過诰書向世人傳遞政令,承認功勞或者宣布重要事項。這些诰書通常會在特殊場合公布,如登基、任命官職等。
在繁體字中,“诰書”仍然保持着相同的寫法和意思。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原本的“诰書”字是用“訄”代替了“告”,并且結構稍有不同,但代表的意思和現代保持一緻。在古代文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國王發布了一份重要的诰書,宣布全國停戰。”
關于組詞,我們可以用“頒發诰書”來形容國家或組織的領導發布重要公文。近義詞包括“诏書”和“敕書”,它們都指的是君主發布的公文。反義詞則可能是“廢書”或“取消诰書”,表示廢止或撤銷君主原先的公文。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再次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