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倒吊 ”。
亦作“ 倒弔 ”。1.頭下腳上地懸挂。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我也曾讀過十幾年書,如今倒弔起來,沒有一點墨水。”《醒世姻緣傳》第十九回:“ 晁住娘子 道:‘怎麼就捨不的?倒弔着他刷井來!’” 楊朔 《萬古青春》:“ 李家發 捉到隻耗子,倒吊在樹上。”
(2).耷拉,下垂。 柳青 《狠透鐵》:“他那滿塗着鼻涕和眼淚的臉孔不敢面對人,腦袋倒吊下去。”
倒吊
釋義
指物體或人頭部朝下、腳部朝上懸挂的狀态,多用于描述具體動作或特殊姿态。
懸垂倒置
指将物體或人反向懸挂,使頭部向下。
例:猴子用尾巴倒吊在樹枝上。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引申為受困或受罰
古漢語中隱喻陷入困境或遭受懲罰,如“倒吊之苦”。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特殊懸挂姿态
特指身體倒懸的固定姿勢,常見于雜技、武術或傳統民俗活動。
例:民間技藝“倒吊人”表演。
來源:《中國民俗大觀》廣東旅遊出版社,2008年。
傳統祭祀儀式
部分少數民族儀式中,“倒吊”象征與神靈溝通的獨特方式,如貴州傩戲中的倒懸舞蹈。
來源:《中華祭祀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0年。
權威參考
“倒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物理形态描述
指物體或人頭下腳上地懸挂,如晾曬物品時将布鞋倒挂()。
例句:柳青《狠透鐵》中提到“腦袋倒吊下去”,形容頭部下垂的狀态。
引申為困境比喻
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處境危險、無法擺脫,如“倒吊在空中般無助”()。常見于描述個人或群體陷入絕境的情景。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燈謎案例分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百舉百全謗誣報李投桃邊貿筆公幨幨琤然穿治的音蹲甲輀輴泛授分擾腹疾複利耕垡管窺之見鼓洽海涯驩肰花市回敷禍苗互走饑飽勞役計功行封擊毂近衛軍凱容匡攘誇贊剌子離匹路子滿腹珠玑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白人明喆扭秧歌前驅憔迫圈子勝冠聖鳥省轉施琅碎缺瑣鄙蹋頓投化罔辟畏刀避箭僞言文木五考汙邪污言穢語獻納函邪民膝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