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枲的意思、絲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枲的解釋

(1).生絲和麻。《書·禹貢》:“岱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穎達 疏:“枲,麻也。” 漢 陸賈 《新語·道基》:“種桑麻,緻絲枲,以蔽形體。”

(2).指缫絲績麻之事。《周禮·天官·内宰》“以婦職之法教九禦,使各有屬,以作二事” 鄭玄 注引 漢 杜子春 曰:“二事謂絲枲之事。” 宋 陳亮 《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外事詩書,内事絲枲。” 明 宋濂 《劉母賢行詩序》:“家素貧,逮處士卒,貧益甚。治絲枲自給,衣僅蔽身,日唯一食,艱瘁不可言,處之恒裕如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絲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生絲和麻
    指未經加工的絲和麻類植物纖維,是古代紡織業的重要原料。例如《尚書·禹貢》記載“岱畎絲枲,鉛松怪石”,描述山東地區物産。

  2. 缫絲績麻之事
    代指紡織勞作,如《周禮》中提到的“絲枲之事”即指女性從事的紡織工作。

二、引證與用法

三、延伸解釋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将其視為成語,比喻“言談舉止謹慎如絲線般細膩”,但此用法在經典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後世引申義。

四、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研究,指代古代紡織原料或生産活動,例如描述先秦經濟時提及“絲枲為民生之本”。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周禮》等古籍原文,或查閱專業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絲枲的意思

絲枲(sī sī)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絲綢。絲綢作為中國的傳統特産,以其光滑、柔軟、富有光澤等特點而聞名于世。

絲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絲枲的拆分部首是絲(絲字的部首為糸)和枲(枲字的部首為木),分别由4筆和9筆組成。

絲枲的來源

絲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據曆史記載,在商代晚期,我國已開始養蠶紡絲制作絲織品。絲枲這個詞就是形容絲綢的柔軟光滑特性的詞語。

絲枲的繁體字

絲枲的繁體字為絲緅。繁體字在一些中文地區的使用仍然很普遍,通過筆畫的不同表現出一種不同的書寫風格。

絲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絲枲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不過可能有些細小的差異。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文字的發展,漢字的形式也在不斷變化。

絲枲的例句

1. 她穿着一件華麗的絲枲長袍,吸引了衆人的目光。

2. 這塊絲枲面料摸上去非常柔軟舒適。

3. 這家店以出售高品質的絲枲産品而聞名。

絲枲的組詞

絲綢、絲足、絲線、絲襪、絲綿

絲枲的近義詞

絲綢、絲緞、絲布、絲皮、絲紗

絲枲的反義詞

麻布、棉布、尼龍、滌綸、毛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