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馬噓氣或鼓鼻時)噴散雪白的唾沫。謂馬勢雄猛。 唐 盧照鄰 《紫骝馬》詩:“塞門風稍急, 長城 水正寒。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 唐 杜甫 《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向來皓首驚萬人,自倚紅顔能騎射。安知決臆追風足,朱汗驂驔猶噴玉。” 仇兆鳌 注:“《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於 黃 澤,使宮樂謡曰:‘ 黃 之澤,其馬歕沙,皇人威儀。 黃 之澤,其馬歕玉,皇人壽穀。’今按:踏岸則噴沙,激水則噴玉,皆言馬勢之雄猛。”
(2).借喻人才智不凡。 唐 杜甫 《同豆盧峰贻主客李員外賢子棐知字韻》:“煉金 歐冶子 ,噴玉 大宛 兒。符彩高無敵,聰明達所為。” 仇兆鳌 注:“此稱美員外父子。煉金、噴玉,唯員外能有此子。”
“噴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馬在奔跑或激動時噴散雪白的唾沫,體現其氣勢威猛。該用法源自唐代詩文:
唐代文人将“噴玉”引申為對傑出人才的贊譽,例如: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穆天子傳》中“其馬歕玉”的典故,後經唐代詩人提煉為固定詞彙,兼具形象性與文學性。兩重含義均通過唐詩經典用例得以傳承。
《噴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噴發出寶玉般美麗的光彩。它通常用來形容景色的美麗壯觀或者形容文辭的華美修辭。
成語《噴玉》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玉”,它們的筆畫分别是5畫和9畫。
《噴玉》的來源于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的《吳太守稱象曰》:“法華玉加于須彌,乃加噴玉。”後來,這個詞被廣泛使用并被賦予了修辭和描寫上的意義。
《噴玉》的繁體字寫作「噴玉」。
在古代寫法中,噴玉的寫法可以是「噴玉」,其中「噴」的上方加一點,表示噴發的意思,「玉」字形狀和現代寫法相似。
1. 那個風光如畫的山景,讓人感歎不已,美得簡直可以用噴玉來形容。
2. 他的文筆華麗辭藻,筆下的景象宛如噴玉,引人入勝。
1. 噴泉:形容水流從地面高高噴射出來的景象。
2. 玉石:指寶貴的玉石。
3. 玉盤:用玉石制成的盤子。
近義詞:美輪美奂、燦爛輝煌、錦上添花。
反義詞:平淡無奇、黯淡無光、平庸無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