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黍的意思、搏黍的詳細解釋
搏黍的解釋
黃鹂(即黃莺)的别名。搏,或作“摶”。 漢 劉向 《新序·節士》:“今以百金與搏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搏黍矣。”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荊公 詩雲:‘蕭蕭搏黍聲中日,漠漠春鉏影外天。’搏黍,黃鸝也。”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動物》:“《方言》黃鸝謂之鶬鶊,又名商庚,或謂之楚雀。《毛詩疏義》謂之搏黍。”參見“ 摶黍 ”。
詞語分解
- 搏的解釋 搏 ó 對打:搏鬥。搏擊(奮力進擊)。搏戰。搏膺(捶胸,表示憤怒)。肉搏。拼搏。 跳動:搏動。脈搏。 捕捉:搏噬。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黍的解釋 黍 ǔ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 筆畫數:; 部首:黍;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搏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
一、作為成語的釋義(常見解釋)
根據,“搏黍”是古代成語,基本含義為“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通過耕種獲取糧食”。
- “黍”指古代谷物(即黃米,類似現代小米),象征生存所需()。
- 用法示例:形容人勤奮學習、工作,為家庭生計奮鬥,如“搏黍之志,終有所成”。
二、作為鳥類别名的釋義(古籍記載)
部分文獻如和提到,“搏黍”是黃鹂(黃莺)的别名,常見于古詩文引用:
- 漢代劉向《新序·節士》中,以“搏黍”比喻簡單而珍貴的事物。
- 宋代王安石詩句“蕭蕭搏黍聲中日”中,“搏黍”代指黃鹂的鳴叫聲。
三、使用建議
- 現代語境:優先采用“努力奮鬥”的成語含義,更符合通用語義。
- 古籍解讀:若涉及詩詞或曆史文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代鳥類。
若有進一步考證需求,可參考《新序》《梅磵詩話》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搏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努力工作,辛勤耕作或者是為了生計而努力奮鬥。現在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語的部首和筆畫:搏字的部首是手,黍字的部首是禾。搏字共有12個筆畫,黍字共有12個筆畫。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中的《大禹谟》一篇,其中說到:“萬國同搏黍而飽”,意思是指在人類共同辛勤努力下才能實現溫飽。在繁體中,搏黍的寫法與簡體相同。在古時候,黍字的寫法是略有差異的,它的下部是“禹”而不是“禾”。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每天都搏黍地工作,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搏黍這個詞語中沒有特定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