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中樞部門之一的門下省。因其設在宮城左掖(東小門),故稱。 宋 王禹偁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詩:“吾君禦極初選藝,東樞貳卿新擢第……紫微 田 郎次登科,東樞受代傳廳事。”
“東樞”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指門下省:東樞是中國古代中樞機構之一,即“門下省”,因位于宮城東側(左掖)而得名。該部門在唐代至宋代負責審議政令、駁正違失,是中央行政的重要樞紐。例如宋代王禹偁的詩句“東樞貳卿新擢第”即指門下省官員的職位變動。
象征重要地位
因門下省職能關鍵,“東樞”常被引申為“核心人物”或“關鍵位置”,用于形容政治、文化等領域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角色或機構。
其他學說中的解釋
在五行學說或風水理論中,“東樞”被解讀為東方木屬性的能量彙聚點,可能與建築方位或環境布局相關。但此類解釋多見于民間或非官方文獻,權威性較低。
不同文獻對“東樞”的解釋側重不同,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史·職官志》等權威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