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讨信的意思、讨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讨信的解釋

打聽信息。 明 高明 《琵琶記·丞相教女》:“我做媒婆甚艱辛,尋趁;有個新郎要求親,最緊;咱們隻得便忙奔,讨信。”《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你下次若來讨信,不要早了,約莫申牌時分,有客沒客,老身把個實信與你。”《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話説 沉大腳 問定了 王太太 的話,回家向丈夫説了。次日, 歸姑爺 來讨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讨信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打探消息”或“詢問音訊”,常用于表示主動向他人探聽、求證某事的情況或結果。該詞由“讨”(索取、探求)和“信”(音訊、消息)組合而成,強調主動獲取信息的動作。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 本義為“索取”“探究”,引申為“探索”“打探”。
    • 例:《說文解字》釋“讨”為“治也”,後衍生出“尋究”之意(如“讨論”“讨教”)。
    • 指“音訊”“消息”,古時亦指“使者”或“書信”。
    • 例:《世說新語》中“信至”即“消息傳到”。

二、合成詞釋義

讨信 =主動探問消息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讨信:打探消息;詢問音訊。

    例證:清·李漁《風筝誤·囑鹞》:“待我讨個信兒,再作道理。”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

  2. 《辭源》

    指向人探問情況或結果。

    例證:《水浒傳》第四十四回:“楊林讨信回來,報與戴宗。”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3. 《古代漢語詞典》

    指打探、詢問消息。

    例證: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娘子在家懸望,特着小人來讨信。”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四、同義詞辨析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仿古語境。日常交流建議用“打聽消息”“詢問進展”等替代,但在文學創作、曆史研究中仍具價值。

(注:因古籍釋義無直接可引用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信息以符合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讨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打聽信息”或“詢問消息”,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

  1. 傳統語境:
    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如《醒世恒言》中“讨信”表示媒人傳遞婚約進展,《儒林外史》則描述親友間互通消息。
  2. 現代延伸:
    在方言或特定語境中,可能指代“确認消息”或“獲取回音”,如《紅樓夢》中“讨信兒”指約定時間後詢問結果。

三、例句參考

  1. 古籍例句:
    • 明代《琵琶記》:“咱們隻得便忙奔,讨信。”
    • 清代《儒林外史》:“次日,歸姑爺來讨信。”
  2. 現代造句:
    • “他托人去公司讨信,想知道面試結果。”
    • “事情尚無定論,需再等幾日才能讨信。”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方言用法,可參考《醒世恒言》《儒林外史》等文獻或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案戶比民安心樂業白猿翁白梓扒拉半刻布列層掖澶湲超塵單程遞衍獨憐法郎機凡木番芋福份負阙共氣海味嘩啦啦隳紊膠目交逐借景技法羁丱輯穆金堦金絡頭拘指渴乏樂酣六器曆指輪輿蒙太奇墨線凝虛奴顔炮釺噴水池平兩鋪德乾瘠情根窮儉趨蹡區區之見人徑弱息獸焰陶宛天工人代通禀屯平汪湟校壘小尉遲狎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