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行。《易·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楚辭·離騷》:“濟 沅 湘 以南征兮,就 重華 而陳詞。” 王逸 注:“征,行也。”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嶽陽樓》詩:“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清 宋琬 《舟次清源贈彼岸禅師》詩:“風塵冉冉南征客,暫繫扁舟到講堂。”
(2).征伐南方。《書·仲虺之诰》:“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唐 韓愈 《送區弘南歸》詩:“ 穆 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清 宋琬 《寄楊猶龍方伯》詩之二:“南征諸将繫戈船, 司馬 文章《喻蜀》傳。”
“南征”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引申義
經典文獻
詩歌意象
“南征”兼具地理行動與軍事征伐的雙重含義,并在文學中衍生出漂泊、進取等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如曆史事件側重征伐,個人經曆則多指南行或人生曆程。
南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南和征。
南字是一個意思為向南的方向的字,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冂)和内(⺡),它的筆畫數是5畫。
征字的意思是出征,表示行軍戰鬥的意思。它由彳和徒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是7畫。
南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經常用來形容君王或者将士率領軍隊向南方出征征戰,以奪取土地和擴展勢力範圍。
在繁體字中,南征的寫法與簡體字沒有太大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有一些差别,但南征這個詞的基本形态并沒有很大的變化。
以下是南征這個詞的例句:
1. 古代帝王常常親自率軍南征。
2. 這位将軍領導部隊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戰功。
一些與南征相關的組詞包括南向、北征、東征、西征等。
與南征意義相近的近義詞包括南攻、南伐等。
反義詞是北返、東回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