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化的意思、獨化的詳細解釋
獨化的解釋
(1).古代哲學用語。謂事物不假外力,亦無内因,自行存在、變化。《莊子·齊物論》“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晉 郭象 注:“若責其所待,而尋其所由,則尋責無極,卒至於無待,而獨化之理明矣。”《莊子·大宗師》“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 晉 郭象 注:“卓爾,獨化之謂也。夫相因之功莫若獨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天,天之所生者獨化也。”
(2).猶轉化、變化。《漢書·鄒陽傳》:“是以聖王制世禦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乎衆多之口。” 顔師古 注:“言聖王制禦天下,亦猶陶人轉鈞。”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化的解釋 化 à 性質或形态改變:變化。分化。僵化。教(刼 )化。熔化。融化。潛移默化。化幹弋為玉帛。。 佛教、道教徒募集財物:化緣。化齋。 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後,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态:丑化。綠化。 習俗,風
專業解析
“獨化”的漢語詞典釋義與哲學内涵
“獨化”是中國古代哲學,特别是魏晉玄學中的重要概念,由西晉思想家郭象在其《莊子注》中系統闡發。其核心含義指宇宙萬物都是獨立自足、自然而然産生和變化的存在,不依賴于任何外在的造物主或終極依據(如“道”或“無”),自身就是自身存在和變化的根源。
-
字面與核心釋義:
- 獨: 指獨立、獨自、自足、無待(不依賴他者)。
- 化: 指變化、生成、運動、發展。
- 獨化: 合起來意指事物獨立自足地、自然而然地發生、存在和變化。它強調每個事物都是自己産生自己(“自生”),自己決定自己的狀态和變化(“自爾”),沒有外在的推動者或主宰者。萬物看似相互聯繫,但究其根本,都是“獨化于玄冥之境”,即在一種深遠幽暗、不可言說的境界中各自獨立地完成其生滅變化。
-
哲學内涵與特點:
- 否定造物主: “獨化”論最顯著的特點是徹底否定了在萬物之上存在一個創造者(如“天”、“道”或人格神)的觀念。郭象認為萬物是“塊然而自生”,是“無待”的,即不需要任何外在條件或原因使其産生和存在。
- 自生自性: 萬物皆“自生”。每個事物都依據其内在的、獨特的“性分”(本性、禀賦)而存在和活動。其存在和變化的原因完全内在于自身,是其本性的自然展開(“任性”、“當分”)。
- 無待而相因: 雖然萬物各自“獨化”,彼此間沒有生成或主宰關系(“無待”),但它們并非完全孤立。它們處于一種“相因”的關系中,即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協同運作,共同構成和諧的整體(“玄合”)。但這種“相因”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并非有意安排或外力驅使的結果。
- 自然無為: “獨化”的過程是“自然”的、“無為”的。萬物按其本性自發地運行,沒有刻意的目的和人為的幹預。聖人的理想狀态就是順應萬物的“獨化”,不妄加幹涉(“無心而順有”)。
-
思想價值與影響:
“獨化”論是郭象對《莊子》思想的重要發展,它試圖解決宇宙生成論和本體論的問題,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和自足性,為理解萬物存在的自發性和世界的和諧性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哲學視角,對後世中國哲學,特别是宋明理學有一定影響。
權威參考來源:
- 郭象《莊子注》:這是“獨化”概念最原始、最核心的出處。郭象在對《莊子》文本的注釋中系統地闡述了“獨化”思想。 [可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莊子集釋》等包含郭象注的版本]
- 《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該權威工具書在“郭象”、“獨化”、“自生”等條目下,對“獨化”概念有專業的學術性解釋和定義。
-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在注釋和附錄中,陳鼓應先生對郭象的“獨化”思想有深入的分析和評價。
-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等):這部經典著作對魏晉玄學有系統研究,其中對郭象的哲學思想,包括“獨化”論,有精辟的論述。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等):馮友蘭先生在論述魏晉玄學的章節中,對郭象的“獨化”說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獨化”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概念,尤其在晉代玄學家郭象的思想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哲學本義
-
獨立自存性
指事物不依賴外部力量或内在原因,能夠自行存在和變化。郭象在注解《莊子》時提出“獨化之理”,認為萬物“外不資于道,内不由于己”,強調個體存在的絕對獨立性。
-
動态轉化特征
獨化并非靜态孤立,而是包含動态變化過程。郭象指出“獨化”需通過與其他事物的聯繫(“相因”)實現,每個事物的内在特性(“性分”)決定了其變化軌迹。
二、理論内涵
- 無待性:事物無需外在條件或因果關系支撐(如《莊子注》所言“卒至於無待”)。
- 自然性:存在與變化遵循自然法則,如郭象所說“天之所生者,獨化也”。
- 個體性:每個事物都是獨特的本體,如“卓爾,獨化之謂也”。
三、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指“個體脫離集體獨自發展”,但這一用法屬于語義延伸,需結合語境區分。
參考資料建議
- 哲學原典:郭象《莊子注》
- 理論解析:康中乾《郭象“獨化”範疇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謗罵幫閑鑽懶寶祚藏名殘年長生庫乘熱打鐵尺棰赤囊抽打初夏次序道邊打齋鬥豔争輝堆紗肥腥風情該賬鼓唇搖舌黃紳華篇講治見物不見人健足計不返顧解骖戒守镌戒卷坐科本課算空白點诳赫犪牛媿色蘭生尥蹶子裡陌陸軍祿勳瞞落麻紮撲天蒲衣籤譜奇賌情投意和省然沈聲靜氣市場信息實火田蘇秃人绾發為非作歹紊紛溫課五陵原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