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生之竹。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 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示蕭谘議楊建康江主簿》詩:“風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屏以密竹,聯以曲梁,桂檜松杉楩柟之植,幾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經緯之。”
“密竹”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具體如下:
字面解釋:指生長密集的竹子,形容竹林茂密的自然景象。例如南朝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中“密竹使徑迷”,即描繪竹林繁密導緻路徑難辨的畫面。此類用法多見于古詩文,如柳宗元《永州龍興寺東丘記》用“屏以密竹”形容竹林屏障般的密集感。
成語比喻:作為成語時,“密竹”被賦予象征意義,比喻人才聚集或學問淵博。例如高權威來源指出其“形象描述人才集聚場景”,将竹子的密集特性類比為人才、知識的豐富彙聚。這種用法強調群體性優勢,如竹叢共生的堅韌,映射集體智慧或專業領域的深度積累。
竹子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堅韌、虛心,而“密竹”的密集特性進一步延伸出團結、繁盛之意。其雙重含義體現了漢語“以物喻理”的獨特表達方式。
如需更全面的古詩用例或引申分析,可參考(成語釋義)及(文學引用)的來源信息。
密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密”和“竹”。
部首和筆畫:
1. 密:密字的部首是宀,它是指室内、房屋的意思。密字總共有11畫。
2. 竹:竹字的部首是⺮,它是指竹子的意思。竹字總共有6畫。
來源和繁體:
密竹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在繁體中,密竹的寫法仍然是“密竹”,并沒有什麼特殊改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密竹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據史書記載,古代的密竹寫作“密策”,策就是指一種竹制的文書或者木牌。這種文書一般都是用竹片進行制作,上面刻有文字表示不同的意思,是一種古代的信息傳遞工具。
例句:
1. 唐代詩人杜牧在《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寫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裡的“繞樹三匝”中使用了密竹來表達樹枝交錯縱橫的意象。
2. 《草鋪》是中國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小說中描述了農村草地上的一群孩子的成長故事。書名中的“草鋪”一詞用密竹表達了大自然中青草茂盛的景象。
組詞:
密草、密集、竹林、竹筍、竹葉等。
近義詞:
茂盛、豐富、繁密。
反義詞:
稀疏、空蕩、貧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