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防禦州的意思、防禦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防禦州的解釋

宋 金 時稱設有防禦使的州。《續文獻通考·職官十》:“ 金 諸防禦州,防禦使一人掌,防捍不虞,禦制盜賊。”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宋史三·地理志》:“州有四等,曰節度州,曰防禦州,曰團練州,曰刺史州。”參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知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防禦州”是宋金時期的行政單位,指設有防禦使的州,屬于地方軍事與行政結合的建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曆史背景與職能
    防禦州是宋金時期地方州級行政區劃的一種,與節度州、團練州、刺史州并列,屬于四類州等級之一。其核心職能由防禦使負責,包括“防捍不虞,禦制盜賊”(即預防突發事件、抵禦外敵入侵)。

  2. 等級與設置
    根據清代學者錢大昕的考證,宋代州級行政區按軍事職能分為四等:節度州(最高)、防禦州、團練州、刺史州(最低)。防禦州的地位高于團練州和刺史州,但低于節度州。

  3. 詞源與常見誤解
    部分資料誤将“防禦州”解釋為形容詞短語(如“防禦能力強的地方”),這可能是對曆史術語的曲解。實際上,該詞特指行政建制,而非形容詞用法。

  4. 相關文獻
    主要記載見于《續文獻通考·職官十》和清代《廿二史考異》《稱謂錄》等史料,說明其職能及等級劃分。

防禦州是宋金時期兼具軍事防禦與地方治理職能的州級行政區,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防禦州(fáng yù zhōu)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在軍事戰略中起防衛作用的地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防(阜,2畫)+ 禦(彳,3畫)+ 州(巛,3畫)。 來源:防禦州一詞起源于軍事術語,表示在戰争中用于防守的重要地區。這個詞的使用可追溯到古代戰争時期。 繁體:防禦州(fáng yù zhōu)。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防禦州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其部首和筆畫記錄與現代相似。 例句:這個城市是一個重要的防禦州,以确保周邊地區的安全。 組詞:防禦、州府、州城、州政府等。 近義詞:防守地區、防衛區域、抵禦州。 反義詞:攻擊州、侵略區、進攻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