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闊。 郭沫若 《行路難》下篇三:“湍鳴浩浩,天地淼寥,瞑目凝想,造化盈消。”
淼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複合詞,由“淼”和“寥”二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描繪廣闊而寂寥的水域或空間景象。其釋義可從單字本義與合成詞義兩個層面解析:
淼(miǎo)
《說文解字》釋:“淼,大水也。”如《楚辭·九章·哀郢》中“淼南渡之焉如”,形容江水浩渺。
來源:《說文解字》《楚辭集注》。
寥(liáo)
《玉篇》注:“寥,空也。”如《莊子·大宗師》中“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喻指虛空之境。
來源:《玉篇》《莊子》。
“淼寥”融合了“淼”的浩瀚感與“寥”的空寂感,多用于文學語境,表達以下意境:
例:南朝謝莊《月賦》“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淼寥”,描繪月光傾瀉于浩渺夜空的靜谧畫面。
來源:謝莊《月賦》。
例:唐代詩人孟郊《送任載齊古》中“淼寥天未分”,借天地混沌之景抒寫離愁。
來源:孟郊詩集。
現代漢語中,“淼寥”屬生僻詞,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與詩詞創作。權威釋義可參考: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注:因該詞罕用于現代日常語境,建議結合具體文獻用例理解其意境。如需深入考據,可查閱《全唐詩》《文選》等典籍原文。
“淼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淼寥”形容廣闊無邊、空曠遼遠的景象,常用于描繪水面、天空或自然空間的遼闊感。例如郭沫若在《行路難》中寫道:“湍鳴浩浩,天地淼寥,瞑目凝想,造化盈消。”
建議在文學創作或需要渲染場景時使用此詞,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進一步查閱。
按勞付酬璧池邠風柄事碧玉初官辭海單文膽小如鼠彫龍東挦西撦都關二分之祭風風雅雅風鏡風疏概論甘壤歸宿古刻鼓鑄局含宥懷撫荟萃一堂毀沮瓠蘆講話警署咎戾菊水看看窺覩昆岫老白相理紀木弓年金闑内朋伴平莽平心定氣骐骥過隙欽岑清灰冷竈罄盡跧縮繞圍容态升堂入室深輮市學述附四教碎花榻本題目銅荷徒衞閑粹析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