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臘的意思、乾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臘的解釋

1.幹肉。

2.猶枯竭。 黃遠庸 《大勢》之二:“若能統一國庫,實行整理 中國銀行 ,則金融與財政交相為用,則内閣或不緻以窮而乾臘以死矣。”

||

1.幹肉。《金史·世宗紀下》:“ 遼 主聞民間乏食,謂何不食乾臘,蓋幼失師保之訓,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間疾苦也。”

2.指屍體幹枯不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朅盤陀國》:“其王壽終,葬在此城東南百餘裡大山巖石室中,其屍乾臘,今猶不壞,狀羸瘠,人儼然如睡。”

3.指幹梅。《初學記》卷二八:“《山海經》:‘ 雲山 之上,其實乾臘。’ 郭璞 注:‘臘,乾梅也。’”按,今本《山海經》無此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乾臘在漢語中為古語詞,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指古代祭祀用的幹肉

“乾”通“幹”,表示脫水幹燥;“臘”本義為歲終祭神用的幹肉(《說文解字》:“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二者合成“乾臘”,特指經風幹處理的肉制品,常用于祭祀或貯藏。例如《周禮·天官》記載的“臘人掌乾肉”,即指專職制作祭祀幹肉的官吏。此義項反映了古代食品加工與禮制文化的關聯。

二、指動植物經風幹形成的标本

在生物學領域,“乾臘”引申為通過自然風幹或人工幹燥保存的動植物标本。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及藥材制作時需“或曝為乾臘”,即通過幹燥保存藥用動植物形态。現代仍用“乾臘标本”指代博物館中經脫水處理的标本,區别于浸制标本。


字源與結構解析


文獻例證

  1. 《周禮·天官·臘人》:“凡祭祀,共豆脯、薦脯、膴、胖,凡乾臘之事。” 鄭玄注:“乾臘,謂豕小物全乾者。”
  2. 《本草綱目·獸部·狐》:“其皮可為裘,其腋毛純白,謂之狐白。取用者以冰置其上而捕之,此其智也。…或曝為乾臘。”

現代應用與關聯詞

現代漢語中,“乾臘”一詞多用于學術語境:

(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說文解字》及《周禮》《本草綱目》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乾臘”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幹肉
    指經過風幹或曬制的肉類食品,常用于古代食物儲存。例如《金史·世宗紀下》記載遼主因缺乏民生常識,反問百姓為何不食“乾臘”,反映其脫離民間疾苦。

  2. 屍體幹枯不壞
    描述屍體因特殊環境(如幹燥岩洞)自然脫水形成的幹屍現象。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提到朅盤陀國國王的遺體“乾臘不壞,狀如羸瘠”即為此意。

  3. 幹梅
    特指曬幹的梅子。《山海經》郭璞注中提及“雲山之上,其實乾臘”,此處“臘”即指幹梅。


二、引申與特殊用法


三、讀音與結構


四、文獻參考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金史》《大唐西域記》《山海經》等原始文獻,或通過漢典、單詞乎等工具書獲取詳細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柏樹洞白玉闆逼害重來郭伋麤虜歹心搗锉掉刀踶跂杜格發酒發卷訪春房賃飯蔬飲水府藏亘古通今寡謀故年和雇黑鲩很忤紅姑娘後子壞土華妙護腿降級解放初境界驚急力兢兢戰戰筋節檻獸铿金霏玉老冤斂聲屏氣獵較縷析摹拓墓鄰南膜内鎮怒那怒氣沖天辟法潛伺頃刻花苘麻齊希特雀屏中選人地生疏善會束馬懸車台子婉娜未亡微矰享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