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冷香的意思、冷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冷香的解釋

(1).指花、果的清香。 唐 薛能 《牡丹》詩之四:“濃豔冷香初蓋後,好風乾雨正開時。”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傳去遠,靜豔密還增。” 清 陳維崧 《二郎神·詠梅子》詞:“筭顆顆冷香鬆脆,想爾料難勝口。”

(2).指清香的花。 唐 王建 《野菊》詩:“晚豔出荒籬,冷香著秋水。” 宋 曾鞏 《憶越中梅》詩:“今日舊林冰雪地,冷香幽絶向誰開?” 宋 姜夔 《念奴嬌》詞:“嫣然搖動,冷香飛向詩句。” 明 高啟 《梅花》詩之三:“翠羽驚飛别樹頭,冷香狼藉倩誰收?”

(3).借指婦女。 清 侯方域 《梅宣城詩序》:“‘昔年别君 秦淮 樓,冷香搖落桂華秋。’冷香者,餘栖 金陵 所與狹斜遊者也。” 清 納蘭性德 《齊天樂·塞外七夕》詞:“羈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冷香”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詞彙,常見于詩詞及文學作品中,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礎詞義

  1. 花、果的清香
    指清冷幽淡的香氣,多用于形容梅花、菊花等淡雅植物的芬芳。例如:

    • 唐·王建《野菊》中“冷香著秋水”
    • 宋·姜夔《念奴嬌》“冷香飛向詩句”
  2. 代指清香之花
    引申為散發清冷香味的花卉本身,常見于詠物詩。如宋·曾鞏《憶越中梅》中“冷香幽絕向誰開”。

  3. 借喻女子
    清代文人以“冷香”隱喻女性,如侯方域《梅宣城詩序》用“冷香”代指金陵結識的女子。


二、文學與文化延伸


三、語義辨析

與“暖香”相對,“冷香”更強調疏離、淡泊之感,常見于冬季花卉或高潔品格的隱喻。其多重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如《野菊》指向自然香氣,而清代文本多側重借代用法。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詩詞解析及文學評述,完整引用可查看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