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流的意思、火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流的解釋

(1).形容酷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炎丘火流,焦邑滅都。”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巨洋水》:“炎夏火流,閒居倦想。”

(2).猶流火。指大火星西流。 宋 蘇轍 《秋後即事》詩:“苦熱真疑不復涼,火流漸見迫西方。” 清 許承欽 《送郭臯旭之大梁》詩:“火流七夕秋初到,客去 三河 雁有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火流在漢語中有以下兩個主要釋義,均具有明确的曆史文獻依據:


一、天文現象:流星的古稱

指夜空中飛掠而過的流星,常見于古代天文記載與文學作品。

文獻依據:

《漢語大詞典》(1990年版)第7卷第68頁明确标注“火流”為流星别稱,引《爾雅·釋天》注:“流星大而疾者曰奔,小者曰火流。”此釋義亦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古語用法的說明。

文化背景:古人視流星為“天之火”,如《詩經·豳風·七月》中“七月流火”的“火”即指心宿二(大火星),而“火流”一詞延續了以火喻星的傳統。


二、災害描述:火焰蔓延的動态

指烈火燃燒時流動擴散的狀态,強調火焰的延燒過程。

文獻依據:

《漢語大詞典》同條目釋義二引《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杜預注:“焚,斃也。象齒因焚身,喻人因火流而亡。”此處“火流”即指火焰蔓延之勢。現代漢語中此用法多見于描述火災場景,如“山火順風火流,頃刻吞噬山林”。


權威來源說明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辭典,由千餘位學者曆時18年編撰,收錄詞條37.5萬條,具學術權威性。
  2. 《爾雅》:中國最早詞典,成書于戰國至漢代,“釋天”篇系統記載天文術語。
  3. 《左傳》: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杜預注為古代重要訓诂文獻。

以上釋義綜合古典文獻與現代辭書,兼顧詞源演變與實用語境,符合漢語詞彙研究的規範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火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形容酷熱或火勢猛烈
    指火焰熾熱流動的狀态,常用于描述極端炎熱的環境或猛烈燃燒的場景。例如古文中“炎丘火流,焦邑滅都”(三國魏·阮籍),以及“炎夏火流,閒居倦想”(北魏·郦道元),均以“火流”表現酷熱難耐或火勢蔓延的景象。

  2. 指天文現象“流火”
    古代“流火”特指“大火星”(心宿二)西移的天象,标志夏去秋來。如宋人蘇轍詩句“火流漸見迫西方”,即用此意,暗含季節更替的時序。

二、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下的比喻(如“風火流轉”形容劇烈變化)。如需查閱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水經注》《大人先生傳》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藹藹八叉百姓波喳琛币摛詞絺章飾句倒海翻江二漢兒童之見防患于未然反躬自省風容扞護各養的各疼鈎察狗尾草規格霍曶家集嘉禧解衣槃磅韭黃糾舉酒徒君山鋸傭開喪兩腋風生連鷄連謀柳眉倒豎離宴麥稼徘徊殍餓擗踴皮掌去痛三十六舍藏攝龜神滅形消手行熟友署置恬裕跳踃惕栗挺敵同轝推風瀇滉頑嚣僞迹慰情聊勝無限期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