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鼻子灰的意思、碰一鼻子灰的詳細解釋
碰一鼻子灰的解釋
[meet rejection;be snubbed] 遭到拒絕或斥責,落得沒趣。
詳細解釋
比喻遭到阻力或拒絕,落個沒趣。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六:“ 湯阿英 想:他和 餘靜 既不沾親也不帶故,更沒有送一份厚禮給 餘靜 ,提出來, 餘靜 會答應嗎?她怕碰一鼻子灰。話到了嘴邊,她又把它吞了下去。” 楊朔 《春子姑娘》:“你處理 春子 的問題,完全抱着恩賜觀點,好像自己是個俠客,光想用強力把這個弱女子救出來,不碰一鼻子灰才怪。”
網絡擴展解釋
“碰一鼻子灰”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口語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因試圖讨好他人、提出請求或采取行動時遭到拒絕、斥責或冷遇,最終落得尴尬或沒趣的結果。
詳細解釋
-
核心意義
比喻在人際交往或行動中遭遇挫折,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既包含行為失敗的結果,也隱含因主動示好卻未達預期而産生的難堪感。
-
來源與結構
- 出處:現代明确記載可見鄧小平《關于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中的用例:“你們可能碰一鼻子灰……”。
- 語法結構:動賓式短語,多作謂語、賓語,如“他在領導那裡碰了一鼻子灰”。
使用場景
- 人際交往:如請求幫助被拒、讨好他人反被冷落。
- 工作場景:提出建議未被采納或遭上級否定。
- 文學描述:用于刻畫人物受挫時的心理狀态,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的情節。
例句參考
- “他本想借機表現,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隻好默默離開。”
- 王朔在作品中寫道:“帶着全世界的道義去評說也會碰一鼻子灰。”
提示:該成語強調主觀努力與客觀結果的反差,使用時需注意語境是否適合貶義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碰一鼻子灰:一個成語,意思是遭遇失敗、受挫。
拆分部首和筆畫:碰一鼻子灰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碰(石)一(一)鼻(自)子(子)灰(火)。部首分别是石、一、自、子、火,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碰一鼻子灰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寓言故事。故事說,有一隻鳥看見一個神秘的東西,以為是美味,結果飛過去看的時候,撞到了鐵罐上,鼻子被摔得很痛,摔得滿臉灰。後來,這個故事被引申為比喻遭受挫折或失敗的場景。
繁體:碰一鼻子灰的繁體字是「碰一鼻子灰」。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一些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碰一鼻子灰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與現在的并無差異。
例句:他在考試中碰一鼻子灰,沒能進入心儀的大學。
組詞:碰撞、一起、鼻子、灰塵。
近義詞:碰壁、碰釘子、碰壁而退。
反義詞:得手、順利、一帆風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