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笞督的意思、笞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笞督的解釋

猶笞責。《漢書·嚴翁歸傳》:“豪彊有論罪,輸掌畜官,使斫莝,責以員程,不得取代,不中程,輒笞督,極者至以鈇自剄而死。”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凡民雖復笞督之,危辱之,使追狷華,猶必不肯,乃反憂其壞俗邪。” 清 劉大櫆 《颍州府通判呂君墓表》:“富者坐擁其貲,而貧民受笞督之苦,何以吏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笡督是由“笞”和“督”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鞭打、責罰的方式進行監督與催促。從漢語構詞法分析,“笞”本義為竹制刑具,《說文解字》釋作“擊也”,引申為用竹闆責打的體罰方式;“督”則含有監察、催促之義,《玉篇》注為“察也”。二者組合後特指古代官吏對下屬或百姓實施體罰性督促的管理手段。

該詞常見于中國古代法制文獻,如《唐律疏議》記載地方官員“笞督賦稅”的行為規範,指對未能按時繳納賦稅者施以笞刑作為懲戒。這種制度在宋元時期演變為“笞督催科”,成為基層行政中兼具懲罰與強制功能的治理方式。明代《吏學指南》中将其列為“治民九術”之一,強調其“儆效尤而促公務”的雙重作用。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笡督”屬于古代行政術語,具有“以刑責促公務”的特殊語境含義,與當代“行政強制執行”存在制度沿革關系。由于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與法制史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笞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與基本解釋


詳細詞義與曆史用例

  1. 詞義詳解
    從字面看,“笞”指鞭打、杖責,“督”意為監督、督促,合起來表示通過體罰手段實施監督或懲戒。例如《漢書》中提到豪強犯罪者被“笞督”,需完成勞役任務,否則受罰至死。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描述即使百姓被“笞督”威脅,仍不願違背本心,可見其帶有強制性和壓迫性。

  2. 近義詞與用法
    與“笞責”“鞭笞”等詞意義相近,多用于古代法律或社會管理語境,如清代劉大櫆提到貧民因債務受“笞督之苦”,反映其作為社會控制手段的殘酷性。


“笞督”是古代以體罰為核心的懲戒方式,常見于文獻記載,體現傳統社會的嚴苛治理模式。更多例句及文獻出處可參考中的詳細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案桌白部北音臕健逼進冰鏡沖達打夯呆僗蕩蠲倒書大數法則大羽箭的證鬥膽堆案忿懑伏猛漢綱函授黑撲撲皇華使黃糖瓠葉羹講勸儉素矯矯不羣桀骜戒除羁旅異鄉鏡面謹啟炯炯有神麇載君子行睽睽窟泉領務臨塗沒辦法命詞彌翼逆河拟迹牛禍撲天蓋地僛丑睿曲沈佚談吐風生讨覈特進兔走烏飛下坂丸洩露天機細管襲迹西陵席履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