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1142)金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彥高,號東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末出使金,被留,任金翰林待制,知深州。為金初詞壇領袖,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從嶽父米芾,工于書畫。有《東山集》、《東山樂府》。
吳激(1090–1142)是宋金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其生平與成就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
生平背景
吳激字彥高,號東山,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原為北宋官員,出使金國時被扣留,後任金朝翰林待制、深州知州等職。
文學地位
他是金初詞壇領袖,與蔡松年并稱“吳蔡體”,代表金代文學高峰。元好問曾贊其為“國朝第一作手”,作品多含故國之思,風格清婉。
藝術成就
師承嶽父米芾,工于書法與繪畫,兼具詩文書畫才能。其書畫作品雖存世較少,但史載評價頗高。
代表作品
著有《東山集》《東山樂府》,詞作以《人月圓·宴北人張侍禦家有感》等最為知名。
總結來看,“吳激”作為詞語主要指代這位宋金之際的文人,并無其他引申含義。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曆史文獻或文學研究資料。
吳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吳"是指中國古代的一個地方,激"是指激動、激勵的意思。所以,吳激可以理解為激動的吳地,或者是來自吳地的激勵。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吳激這個詞語中,"吳"是一個獨體字,單獨作為姓氏時,它的本義是指姓吳的人,它的部首是口,總共有六畫;"激"的部首是水,總共有十五畫。吳激這個詞語總共有二十一畫。
吳激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吳"是指中國古代的一個地方,主要是指江蘇省一帶的吳地;"激"則是用來表示激勵、激動的意思。這個詞語的繁體形式為「吳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古時候"吳"的寫法有很多種,包括「於」、「吳」、「兀」等。而"激"這個字在古代的寫法則比較固定,基本上和現代寫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吳激"的例句:
1. 他的發言激勵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都被他的吳激精神所感染。
2. 他從小生長在吳地,他身上有着吳激人的頑強品質。
根據"吳激"的意思,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吳地:指江蘇省一帶的地區。
2. 激勵:激勵、鼓勵的意思。
3. 激動:興奮、激情的意思。
4. 吳侯:指吳國的世襲爵位。
近義詞:鼓舞、激昂、振奮。
反義詞:冷靜、平靜、安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