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的意思、内蒙古高原的詳細解釋
内蒙古高原的解釋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橫貫中國内蒙古自治區的高原。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區大部分地區及甘肅省的北部。海拔 1000—1500 米,地勢起伏較緩。其東部是肥沃的草原,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詞語分解
- 内蒙的解釋
- 高原的解釋 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塊平地黃土高原詳細解釋.高地。 漢 揚雄 《羽獵賦》:“徽車輕武,鴻絧緁獵,殷殷軫軫,被陵緣阪,窮冥極遠者,相與迾虖高原之上。” 唐 王維 《田園樂》詩之五:“山下孤煙
網絡擴展解釋
内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蒙古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一、地理位置
- 範圍: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拉善高原(廣義範圍包含鄂爾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原),南接陰山山脈,北達中蒙邊境。
- 行政區域:涵蓋内蒙古自治區大部分地區及甘肅省北部,面積約34萬平方公裡(狹義)至70萬平方公裡(廣義)。
二、地形與地貌
- 海拔特征:平均海拔1000-1500米,南高北低,北部最低處降至600米左右。
- 地勢特點:地面坦蕩完整,起伏和緩,多寬廣盆地,風沙廣布,古稱“瀚海”。
- 特殊地貌:西部沙漠分布廣泛(如巴丹吉林沙漠),東部以草原為主,呈現“草原-沙漠”過渡的生态格局。
三、氣候特征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漫長,夏季短促溫熱,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 自然災害:幹旱頻發(“十年九旱”),寒潮、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常見。
四、經濟與生态
- 畜牧業:草原面積占高原80%,是中國最大綿羊、山羊放牧區及駱駝主産區之一。
- 生态多樣性:東部水草豐美(如呼倫貝爾草原),西部荒漠化顯著,湖泊多為淺水季節性湖泊。
- 人口分布:地廣人稀,平均密度僅3人/平方公裡,以蒙古族、漢族等民族為主。
五、曆史與考古
- 早期定居: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聚落遺址(如裕民、興隆遺址),印證了高原南緣農牧交錯帶的早期人類活動。
擴展建議:如需了解具體地貌形成機制或氣候數據,可參考地理學專著或權威氣象報告(如中國氣象局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指位于中國内蒙古自治區的一個高原地帶。其名稱由三個部分構成: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nèi méng gǔ):由“内”、“蒙”、“古”三個字組成。其中,“内”意為内地,指該地區位于蒙古地區以内;“蒙”是地名,指*********聚居的地方;“古”意為古老、古代。内蒙古一詞總體意思為“古老的蒙古地區”。
高(gāo):高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垂直向上的距離很大,這裡用來形容内蒙古高原地勢較為高處。
原(yuán):原是一個名詞,表示指原野、平地。在内蒙古高原這個詞中,原用來描述高原地帶的特征,即較為平坦和開闊。
内蒙古高原一詞來源于中文組合詞的方式。它是由三個具有特定意義的字詞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内蒙古高原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内蒙古高原這個地名是比較新的,所以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對其進行特别的記載。
例句:内蒙古高原的氣候適宜放牧業的發展。
組詞:内蒙古、蒙古高原、高原地帶。
近義詞:内蒙古平原。
反義詞:内蒙古山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