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浩浩蕩蕩的意思、浩浩蕩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浩浩蕩蕩的解釋

水勢壯闊貌。後多形容氣勢雄壯,規模巨大。 五代 徐綸 《陽城龍泉院記》:“浩浩蕩蕩,徧十萬而包大千。”《水浒傳》第五五回:“馬步三軍人等,浩浩蕩蕩,殺奔 梁山泊 來。”《紅樓夢》第十四回:“一時隻見 寧府 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 郭沫若 《脫離蔣6*6*石以後》三:“ 章江 也浩浩蕩蕩地漲滿了一江春水。”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起頭的話》:“内中有一位 賀龍 将軍,率領一二○師,浩浩蕩蕩開到 晉 西北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浩浩蕩蕩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浩浩蕩蕩”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ào hào dàng dàng,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原義:形容水勢廣闊壯大的樣子。
    • 例如:“長江之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或《嶽陽樓記》中“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2. 引申義:後多指事物規模宏大、氣勢雄壯,或形容人流、隊伍等聲勢浩大。
    • 例如:“國慶閱兵隊伍浩浩蕩蕩地走過天安門廣場”。

出處與演變


用法與示例

  1. 自然景觀:
    • “長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滋養了沿岸文明”。
  2. 人文場景:
    • 鄭和下西洋時,“船隊浩浩蕩蕩,兩百餘艘船隻、兩萬餘人遠航”;
    • 《紅樓夢》中“甯府大殡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

近義詞與反義詞


語法特點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尚書》《嶽陽樓記》等文獻,或查看上述來源中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浩浩蕩蕩的意思

《浩浩蕩蕩》是一個成語,在漢語中表示人或事物氣勢恢宏、龐大浩大的樣子。它形容的是人或事物的規模宏大,威勢磅礴,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浩浩蕩蕩》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浩”、“蕩”和“蕩”。其中,“浩”的部首是水,共有10畫;“蕩”的部首是艸,共有12畫。

來源和繁體

《浩浩蕩蕩》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文獻,在古代詩文中經常被用來形容江河浩蕩奔流、軍隊浩浩蕩蕩行進的場景。該成語的繁體字為「浩浩蕩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浩浩蕩蕩》的寫法是「浩浩瀚瀚」。字形上以瀚代替了現代的蕩蕩,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天罡星臨,駿馳浩浩蕩蕩。

2. 軍隊浩浩蕩蕩地行進,壯觀非凡。

組詞

浩蕩、浩瀚、宏偉、遼闊、壯大等。

近義詞

浩大、遼闊、壯闊、宏大、威嚴等。

反義詞

狹小、狹窄、微小、狹隘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