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内蒙古高原的意思、内蒙古高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内蒙古高原的解释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横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及甘肃省的北部。海拔 1000—1500 米,地势起伏较缓。其东部是肥沃的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内蒙古高原是位于中国北部的重要地理单元,其汉语词典释义及地理特征如下:

一、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地区,平均海拔1000-1500米,地势开阔,以草原、戈壁为主要地貌。该词属地理专有名词,结构为偏正短语,“内蒙古”限定“高原”的区域属性。

二、地理特征

  1. 范围与构造

    高原西起阿拉善,东至大兴安岭,南界阴山山脉,北接蒙古高原。地质构造属稳定的克拉通地块,基底为古生代地层,表层覆盖第四纪风成沉积物(《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

  2. 地貌与生态

    主体为温带草原,自东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戈壁。典型地貌包括:

    • 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美的河漫滩平原
    • 鄂尔多斯高原:风积沙丘与黄土台地交错区
    • 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丘群(《中国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3. 气候与经济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150-400毫米,传统以畜牧业为主。现代能源经济突出,蕴藏煤炭、稀土等资源(《内蒙古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人文意义

高原为蒙古族聚居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景观如锡林郭勒草原、元上都遗址,体现生态与历史的融合(《中华地域文化大系·草原卷》)。


来源依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
  3. 《中国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4. 《内蒙古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中华地域文化大系·草原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蒙古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

  1. 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拉善高原(广义范围包含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原),南接阴山山脉,北达中蒙边境。
  2. 行政区域: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及甘肃省北部,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狭义)至70万平方公里(广义)。

二、地形与地貌

三、气候特征

四、经济与生态

  1. 畜牧业:草原面积占高原80%,是中国最大绵羊、山羊放牧区及骆驼主产区之一。
  2. 生态多样性:东部水草丰美(如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荒漠化显著,湖泊多为浅水季节性湖泊。
  3. 人口分布:地广人稀,平均密度仅3人/平方公里,以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为主。

五、历史与考古

扩展建议:如需了解具体地貌形成机制或气候数据,可参考地理学专著或权威气象报告(如中国气象局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板片辨色愎狠鼻准常礼怅望丑事外扬辞岁凑搭大拂诞率搭爪灯马电视发射塔帝狩丢脸繁稠扶桑盖屋故弄虚玄国法汉东流豪武花梗黄冠体黄漆豢身花王浑然无知豁朗嘉陵江翦夷骄媢极锋机密九沸蜡版拉拽类比推理缭祭寥廓麟褭礼爲情貌潞氏卢梭烹金霹雳尖请雨擒擿人胜节若下山峙渊渟谥名孙词头段围抱未由卫卒乌集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