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的意思、内蒙古高原的详细解释
内蒙古高原的解释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横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及甘肃省的北部。海拔 1000—1500 米,地势起伏较缓。其东部是肥沃的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词语分解
- 内蒙的解释
- 高原的解释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黄土高原详细解释.高地。 汉 扬雄 《羽猎赋》:“徽车轻武,鸿絧緁猎,殷殷軫軫,被陵缘阪,穷冥极远者,相与迾虖高原之上。” 唐 王维 《田园乐》诗之五:“山下孤烟
网络扩展解释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蒙古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
- 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拉善高原(广义范围包含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原),南接阴山山脉,北达中蒙边境。
- 行政区域: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及甘肃省北部,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狭义)至70万平方公里(广义)。
二、地形与地貌
- 海拔特征:平均海拔1000-1500米,南高北低,北部最低处降至600米左右。
- 地势特点:地面坦荡完整,起伏和缓,多宽广盆地,风沙广布,古称“瀚海”。
- 特殊地貌:西部沙漠分布广泛(如巴丹吉林沙漠),东部以草原为主,呈现“草原-沙漠”过渡的生态格局。
三、气候特征
-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促温热,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 自然灾害:干旱频发(“十年九旱”),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常见。
四、经济与生态
- 畜牧业:草原面积占高原80%,是中国最大绵羊、山羊放牧区及骆驼主产区之一。
- 生态多样性:东部水草丰美(如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荒漠化显著,湖泊多为浅水季节性湖泊。
- 人口分布:地广人稀,平均密度仅3人/平方公里,以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为主。
五、历史与考古
- 早期定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如裕民、兴隆遗址),印证了高原南缘农牧交错带的早期人类活动。
扩展建议:如需了解具体地貌形成机制或气候数据,可参考地理学专著或权威气象报告(如中国气象局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指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高原地带。其名称由三个部分构成: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nèi méng gǔ):由“内”、“蒙”、“古”三个字组成。其中,“内”意为内地,指该地区位于蒙古地区以内;“蒙”是地名,指*********聚居的地方;“古”意为古老、古代。内蒙古一词总体意思为“古老的蒙古地区”。
高(gāo):高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垂直向上的距离很大,这里用来形容内蒙古高原地势较为高处。
原(yuán):原是一个名词,表示指原野、平地。在内蒙古高原这个词中,原用来描述高原地带的特征,即较为平坦和开阔。
内蒙古高原一词来源于中文组合词的方式。它是由三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字词组合而成。在繁体字中,内蒙古高原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内蒙古高原这个地名是比较新的,所以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并没有对其进行特别的记载。
例句:内蒙古高原的气候适宜放牧业的发展。
组词:内蒙古、蒙古高原、高原地带。
近义词:内蒙古平原。
反义词:内蒙古山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