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厄的意思、頓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厄的解釋

困苦艱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厄是古漢語複合詞,由“頓”與“厄”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困頓危難、處境艱險,常見于文言典籍。以下從字源、釋義及文獻用例分述:


一、字義解析

  1. 《說文解字》釋為“下首也”,本義為叩首,引申為停頓、困頓。《玉篇》注:“頓,困也。”如《荀子·仲尼》中“頓窮則從之疾力”,即指困頓窘迫之境。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說文》訓為“隘也”,本義指險要關口,後泛指災難、困苦。《廣雅·釋诂》雲:“厄,難也。”如《史記·季布傳》“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

    來源:張揖《廣雅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複合詞釋義

“頓厄”為同義連用,強調突發的重大困境或持續性的磨難。


三、文獻用例與語境

  1. 命運困頓

    《後漢書·馮衍傳》李賢注引馮衍《顯志賦》:“悲時俗之頓厄兮,哀好惡之無常。”

    注:此處“頓厄”指世道艱險、命運多舛。

    來源: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現實困境

    《宋書·謝靈運傳》:“自謂才能宜參權要,既不見知,常懷憤惋。遂構扇異同,非毀執政……靈運因父祖之資,生業甚厚,奴僮既衆,義故門生數百……嘗自始甯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百人。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乃安。頓厄如此,猶不悛改。”

    注:此例指謝靈運遭貶後仍行為張揚,陷入政治與生活的雙重困境。

    來源:沈約《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現代延伸與近義辨析

來源參考: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頓厄”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詞典解釋,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指遭遇阻礙或困難,陷入停滞不前的狀态。具體可拆解為:

詳細解釋

  1. 詞義核心
    描述因外部阻礙或自身困境導緻的突發性停滞,強調境遇的艱難和行動的被迫中止。例如:事業突遭頓厄,需重新規劃方向。

  2. 情感色彩
    帶有消極意味,常用于表達對逆境或挫折的無奈感。

  3. 使用場景

    • 書面語中形容人生、事業、計劃等受阻;
    • 文學作品中渲染人物困境或命運多舛。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部分詞典(如滬江線上)将其簡化為“困苦艱難”,但結合字源分析,“頓厄”更側重過程的中斷性與處境的被動性。

建議在正式寫作中使用時,結合上下文明确具體受阻的情境,以增強表達效果。

别人正在浏覽...

白荊薄紗比戶可封冰雹閉鉗逋券不飏澄泥硯惡人自有惡人磨發電防微杜漸腐物幹弄根株結盤弓把歸正首邱胡桐律減産煎劑薦居箭矢機素九轉金丹機心絕景酹祀靈竅龍景龍屈蛇伸镂體蠻犷滅威彌泛慕號内帛嶭嶭逆數爬格子噴蛆祈忏輕工囷輪三門四戶商羊深奸巨滑視而不見水秀山明條條框框鐵冠體韻托宿忘懷嵬苶武成王武敏五泰物性無尤無怨洩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