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顔的意思、孔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顔的解釋

孔子 與其弟子 顔淵 的并稱。《魏書·肅宗紀》:“來歲仲陽,節和氣潤,釋奠 孔 顔 ,乃其時也。” 晉 陸機 《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 孔 顔 。” 宋 劉克莊 《哨遍》詞:“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 孔 顔 猶有遺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孔顔是漢語中特指儒家聖人孔子及其弟子顔回的組合稱謂,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與精神象征。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分述其詳細含義:


一、詞源定義

“孔顔”最早見于儒家典籍,是“孔子”與“顔回(顔淵)”的合稱。


二、核心含義:安貧樂道的德性象征

“孔顔”的核心意義在于其代表的“孔顔之樂” 精神:

身處貧賤而心志不移,以道德追求為至高快樂。


三、文化象征: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

在傳統文化中,“孔顔”已成為道德修養的标杆:

  1. 為學之道:象征勤學善思(如顔回“聞一知十”)。
  2. 處世之德:體現安貧樂道、仁愛謙遜的君子品格。
  3. 精神追求:代表内在德性超越外在境遇的生命境界。

    如王陽明言:“學者學孔子,須學顔子。”

    來源參考:

    《明儒學案》載王畿論“孔顔樂處”為“心體之本然”。


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孟子. 《孟子·離婁下》[DB].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孔子. 《論語·雍也》[DB].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程颢, 程頤. 《二程遺書》[M]. 中華書局, 1981.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M]. 中華書局, 1983.

王陽明. 《傳習錄》[M].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

黃宗羲. 《明儒學案》[M]. 中華書局, 1985.

網絡擴展解釋

“孔顔”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1.儒家文化中的并稱(主要含義)

指孔子與其弟子顔回(顔淵)的并稱,常見于儒家經典與文學作品中。顔回因德行高尚、安貧樂道,被孔子贊為“賢哉回也”()。例如:

2.形容臉色蒼白(少數用法)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孔顔”可形容人因疾病或恐懼而臉色蒼白無血色,例如:

“他聽到消息後臉色變得孔顔。”()


注意:第一種解釋更為權威且常見,第二種可能存在地域性或釋義争議,建議優先參考儒家文獻中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悲吟表情操練鈔肚皮重身沖遜吹毛洗垢垂穎叢夥大腦皮層對屬頓自多嫌斐然向風覆盆之冤狗門海物好兒禾黍之傷畫井胡扯回紋詩嚄嚄貨遺櫼枊儉靜監誓嗟食計結及齡盡付東流進納稽閱來電蠟氏瀝瀝蒙保目迷五色木讷老人哪咤跑跑颠颠貧交潑墨仙人圖強凫變鶴喬材齊奴七十二日慎一日入房聖奧悚企擡盤貪囊舔食頭垢陀陀望寮無苦霞蔚雲蒸蟹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