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拱手聽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基本釋義
指雙手合抱于胸前以示敬意,形容對他人的命令或安排恭順服從、毫無反抗。該詞強調被動接受的态度,常見于描述下級對上級、弱勢方對強勢方的順從行為。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明史·陳九疇傳》:“邊臣怵利害,拱手聽命,緻内屬番人勾連接引,以至于今。”,原指邊疆官員因畏懼後果而完全服從命令,導緻邊境問題惡化。
結構與用法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缺乏主見或迫于形勢的服從,例如:
延伸解析
該詞隱含被動性與非主動性,常帶有一定貶義色彩,暗示缺乏獨立判斷或反抗意識。例如《楊家将演義》中“使蕭太後拱手聽命”即通過計謀迫使對方服從。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明史》原文或成語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拱手聽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指望别人主動地服從自己的命令,不需要任何反抗或者反對。
拱手聽命的部首拆分為手(扌)和口(口),拱手聽命的總筆畫數為16畫。
拱手聽命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宮廷禮儀。在古代,一些臣民擁有特權,例如皇帝的親信大臣,他們隻需要拱手示意,無需多言,命令就會得到執行。
拱手聽命(繁體字)
在古時候,拱手聽命的漢字寫法是拱宸聽命。
1. 作為公司的高層,我們不能隻想着拱手聽命,而應該積極地提出自己的見解。
2. 領導的決定是我們必須拱手聽命的,不管我們是否同意。
拱手相送、聽命于人、拱手讓人、奉命行事
唯命是從、俯首聽命
氣壯山河、大踏步前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