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傳遞并保護文書用的木制夾闆。《資治通鑒·唐僖宗乾符三年》:“ 蠻 遣 瑤 還,遞木夾以遺 駢 。” 胡三省 注:“遞牒以木夾之,故雲木夾。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曰: 紹興 元年, 安南 與 廣西 帥司及 邕 通信問,用兩漆闆夾繫文書,刻字其上,謂之木夾。按 宋白 《續通典》,諸道州府巡院傳遞敕書,皆有木夾,是中國亦用木夾也。”
(2).木制的衣夾。中有小彈簧,日常所用。
木夾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具體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與使用場景:
古代木制刑具
在《漢語大詞典》中,“木夾”被記載為古代用于束縛犯人的刑具,通常由兩片木闆制成,通過繩索或鐵釘固定,施加于犯人的頸部或四肢,以達到懲戒目的。這一用法多見于唐宋時期的司法文獻,如《唐律疏議》中提及“木夾”作為輕刑工具。
傳統木工工具
部分地方方言及工藝文獻中,“木夾”指代一種木制的夾具,用于固定木料以便加工。例如《中國民間工具圖鑒》描述其為“通過榫卯結構或杠杆原理夾持物件的工具”,常見于傳統家具制作和建築領域。
需注意,“木夾”一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或專業領域進行判斷。
“木夾”是一個中文詞彙,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用于保護和傳遞文書的木制夾闆,常見于唐代至宋代的官方通信中。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南诏曾用木夾傳遞外交文書至唐朝。宋代範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到,這種木夾由兩片漆闆夾住文書,表面刻字,是重要的公文封裝工具。此類木夾不僅用于邊疆通信,中原地區也沿用此制傳遞敕書。
指帶有彈簧的木制衣夾,用于晾曬衣物。其結構簡單實用,常見于傳統手工藝場景。例如,農閑時手藝人會坐在闆凳上,用腿夾住木夾固定材料進行加工。
以上信息綜合了詞典釋義和曆史文獻記載,涵蓋其曆史功能與現代用途。
标船庇庥猜防材薮操意成親赤骥大排大題小作氐土貉對還方勝繁榮昌盛高卧東山胳膊肘朝外拐過逝還繞宏盛戶竈踐迹奸行驕惰蛟鳄驚駭菁華靜街考據淚迸腸絕遼邈隸名令令縷舉馬饩民用鬧玩笑農機站蜣丸傾盆大雨青野秦棧楸局器狹榮華富貴篩籮舍棄師尚父守道安貧甩開膀子條幾同甫徒候托載望洋慰藉無量數銜環先日縣廷祆正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