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五名同竈而食的兵吏編為一戶竈。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漢 制,兵吏五人一戶竈,置一伯。”
“戶竈”是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指五名同竈而食的兵吏組成的最小基層單位,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定義
“戶竈”指漢代軍隊的基層編制,由五名士兵或低級官吏共用一個竈台飲食,并設一名“伯”(即管理者)。這種制度既便于日常管理,也體現了古代軍隊的後勤組織形式。
曆史文獻依據
晉代崔豹在《古今注·輿服》中明确記載:“漢制,兵吏五人一戶竈,置一伯。”,說明這一制度在漢代已被規範化。
“戶”與“竈”的關聯
“戶”原指門或家庭單位,此處引申為軍事編制;“竈”是古代行軍作戰時的重要設施,既用于炊事,也象征集體生活的單元。
軍事管理意義
通過“同竈而食”的方式,強化士兵間的協作關系,同時簡化後勤管理,便于統計人數和分配資源。
“戶竈”是漢代軍隊的基礎單位,反映了古代軍事組織的實用性與集體化管理模式。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古今注·輿服》等古籍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戶竈》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戶”和“竈”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和筆畫分解:
1. “戶”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讀音為“hù”,它由4筆組成。
2. “竈”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讀音為“zào”,它由7筆組成。
來源:
“戶竈”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月令》一書中,用來指代房屋内的竈台。在古代社會,竈台是煮飯和做飯的地方,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場所。
繁體:
“戶竈”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戶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一般把“戶竈”寫成類似于「戸竈」的形式。
例句:
1. 家家戶戶都開始點燃竈火,迎接新的一年。
2. 她在戶竈上煮了一鍋熱騰騰的湯。
組詞:
戶籍、戶外、戶主、竈台、竈具
近義詞:
廚竈、竈座、爐竈
反義詞:
竈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