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奸行的意思、奸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奸行的解釋

6*惡的行為。《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勁直聽用,且矯重人之姦行。” 漢 王符 《潛夫論·本政》:“民眉壽則興於義,興於義而無姦行,無姦行則世平而國家寧、社稷安而君尊榮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奸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奸行(jiān xíng)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礎釋義

指奸邪不正的行為,多用于描述違反道德或法律的不端舉動。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128頁。

二、詳細分類

  1. 法律層面

    特指觸犯刑律的罪行,如欺詐、貪污、背信等。

    例:“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使無不順奸行。”(《尚書·冏命》)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698頁。

  2. 道德層面

    泛指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惡劣行徑,如虛僞、谄媚、損人利己等。

    例:“奸行暴虐,百姓怨嗟。”(《後漢書·酷吏傳》)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452頁。

三、用法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奸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邪惡、不道德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奸行”由“奸”與“行”組成:

    • 奸(jiān):本義為陰險、狡詐,引申為不忠或作惡()。
    • 行(xíng):指行為、舉動。
      組合後表示邪惡的、違背道德或法律的行為()。
  2. 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 《韓非子·孤憤》提到“燭重人之奸行”,意為揭露權臣的惡行()。
    • 漢代王符《潛夫論·本政》強調“無奸行則世平”,指出消除惡行對社會安定的重要性()。
  3. 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 可指通奸、貪污等具體違法行為,如提到官員因“通奸行為”被處分()。
    • 廣義上也用于描述欺詐、掠奪等惡劣行徑()。

使用注意


“奸行”強調行為的不道德性與危害性,既有曆史淵源,也適用于現代法律及道德批判。如需具體案例或完整文獻,可參考《韓非子》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騃呐暗鬭明争半價苞藏辯解鄙穢鷩雉茶鼓倡始螭绶創瘢傳意淳慤颠奪彫锼鬥雞走狗鬥南端漸藩衍福星高照宮靴宮儀江曲減死簡帖見習期介乘竭力究悉吉祥居官守法跬行攬活良貴林下士鸬鹚酒虜略脈縷媚川都腼顔人世抹階嘔鳳剽摘貧姑秋胡婦三包設間設修受朝淘換為薪問肯溫枕扇席無舊無新五縣香桶兒銷鈍小鹽攜将系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