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aceful] 安慰;撫慰
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後漢書·隗嚣傳》
閉目養神,聊以慰藉
撫慰;安慰。《後漢書·隗嚣傳》:“ 光武 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 宋 範成大 《次韻耿時舉苦熱》:“荷風拂簟昭蘇我,竹月篩窗慰藉君。” 清 顧貞觀 《賀新郎·寄吳漢槎甯古塔》詞:“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王統照 《沉船》:“現在無論誰,隻有直接的苦惱,更沒有慰藉苦惱的有趣味的東西了。”
“慰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wèi jiè,意為通過語言或行動給予他人安慰、撫慰,尤其指在精神層面提供支持,幫助緩解焦慮或痛苦。以下是詳細解釋:
類别 | 詞語示例 | 來源 |
---|---|---|
近義詞 | 安慰、撫慰、寬慰、安撫、告慰 | |
反義詞 | 打擊、嘲諷、恐吓、冷嘲 |
慰藉不僅是語言上的安撫,更強調情感共鳴和精神支持,在人際交往中能增強信任與親密感。需注意與“慰籍”區分,後者為錯誤寫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後漢書》或權威詞典。
慰藉是一個表示安慰、撫慰的詞語。在漢字中,慰藉由「心」和「草」組成,其中「心」是慰藉的部首,表示與情感、心理相關的含義;而「草」則是慰藉的偏旁,表示與植物、自然有關的含義。
慰藉這個詞最早源自于《詩經·秦風·無衣》中的一句:“莫妄慰我心”,用于表達對他人安慰、撫慰之意。繁體字中,慰藉均保持與簡體字相同的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慰藉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石鼓文中的慰字以「喜」和「史」的結構表現出來;而在金文中,慰字則是由「冖」、「口」、「金」、「十」四個構件組成。然而,這些古代寫法并不常見,如今我們所使用的慰藉的形式是經過統一規範的。
以下是慰藉的一些例句:
在詞語組成方面,慰藉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如慰問、慰勞、慰撫等等。
近義詞包括安慰、撫慰,這些詞與慰藉在意義上非常接近。
而反義詞則有傷害、痛苦,這些詞與慰藉正好相反,表示對他人或自己心理、情感狀态的傷害和痛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