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太公 呂望 的尊稱。《詩·大雅·文王》:“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毛 傳:“師,大師也。尚父,可尚可父。” 鄭玄 箋:“ 尚父 , 呂望 也,尊稱焉。” 宋 陸遊 《跋魯直書大戴踐阼篇》:“此三十二字,與丹書三十九字,一傳于 箕子 ,一傳于 師尚父 。” 清 陳夢雷 《李葆甫傳》:“昔 師尚父 八十始秉鉞建旄。”
“師尚父”是中國古代對姜子牙(呂尚)的尊稱,具體解釋如下:
師尚父即姜子牙(名呂尚,字子牙),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重要謀臣,輔佐武王滅商建周,後被封于齊國,成為齊國的開國之君。
《詩經·大雅·文王》記載:“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描述他在牧野之戰中如雄鷹般勇猛的表現。
以上解釋綜合了《詩經》注疏、曆代史書及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的記載。
師尚父是一個有着深刻涵義的詞語,由三個漢字組成。下面将會詳細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師(匕+止):包含了“刀”的意思,有指導、教育的含義。
尚(小人+土):表示人類高尚、崇高的品德。
父(父字邊+示字邊):象形字,表示父親。
師尚父這個詞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強調尊敬和敬愛父親。
在繁體字中,師尚父的寫法為「師尚父」。
在古代,師尚父的寫法與現在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1. 子女應該師尚父,尊敬父親的教誨。
2.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孩子們要明白師尚父的重要性。
師恩、尊師、尚父孝道、師長尊敬。
敬父、孝敬父親、順從父命。
忽視父親、不尊重父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