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隸名的意思、隸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隸名的解釋

(1).謂無所事事,挂名而已。《後漢書·孔融傳》:“每朝會訪對, 融 輒引正定議,公卿大夫皆隸名而已。”

(2).謂隸屬于某部門而冊上有名。 唐 柳珵 《上清傳》:“ 上清 果隸名掖庭。後數年,以善應對,能煎茶,數得在帝左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隸名(lì míng),漢語複合詞,由“隸”和“名”二字構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隸”本義指附屬、從屬,引申為歸屬、隸屬;“名”指名稱、名目。合指附屬或歸屬于某一名稱、類别之下。常用于描述事物或個體被納入特定體系、名冊或範疇的狀态,強調其非獨立存在的屬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引申義與用法

    • 登記在冊,歸屬某處:指姓名或名稱被記錄在官方文書、名冊或特定機構之下,表示身份或歸屬關系。

      例:其弟子皆隸名于官學。

    • 依附于某種名義或形式:指事物或行為表面上屬于某一類别或名義,可能帶有被動或非核心的意味。

      例:此職事雖隸名于禮部,實由内廷管轄。

    • 書法術語(特殊用法):在書法領域,“隸”可指隸書,“名”指名家或名帖,“隸名”偶指學習或臨摹隸書名家的作品。此用法相對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

      來源:《中國書法大辭典》(廣東人民出版社)、《辭源》(商務印書館)

  3. 古籍與權威辭書佐證

    • 《周禮·天官·冢宰》鄭玄注中涉及職官隸屬關系的表述,可旁證“隸”的附屬義在制度名物中的應用。

      來源:《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 《漢語大詞典》明确收錄“隸名”詞條,釋義為“謂列名于某處”。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王羲之書論》中提及學書需追摹名家,可引申理解書法領域“隸名”的淵源。

      來源:《曆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

“隸名”的核心含義是附屬、歸屬于某一名稱、名目或體系之下,常用于表示登記在冊、依附名義的狀态,在特定語境(如書法)中有引申用法。其釋義立足于漢字本義、古籍用例及權威辭書,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複合性與語境依賴性。

網絡擴展解釋

“隸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lì míng,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挂名而無實職
    指人雖列名于某處,但并無實際事務或職責,僅為形式上的存在。
    例句:
    《後漢書·孔融傳》記載:“公卿大夫皆隸名而已”()。此處描述官員雖有職位,卻無實權。

  2. 正式隸屬某部門
    指名字登記在冊,正式歸屬于某一機構或組織。
    例句:
    唐代柳珵《上清傳》中提到“上清果隸名掖庭”,意為上清的名字被正式納入宮廷名冊()。


二、字形與詞源解析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場或機構的隸屬關系。
  2. 現代語境:較少使用,但可用于比喻性表達,如“他在公司隻是隸名,并無實權”。

如需更多例證或擴展,可參考《後漢書》《上清傳》等古籍(部分例句來源标注于文中)。

别人正在浏覽...

岸然鮑室貝帶筆論菖歜垂名竹帛丹躁答讪掉脫多羅葉芳馥飛鞚高材生高崇觀衆席鬼頭銀黃星幌子或疑呼霜教養員燋夭挾主行令接線竭心錦帆襟懷灑落舊逋久假不歸集仙殿孔教曠懷狂想曲愧恥魁畸蓼蓼禮庠鹿魚毛毛馬尾香泥燕平沉屏伏平準青雨祈請使氣數睿資萐甫山林隱逸雙生輸遺跳膿聽熒銅山鐵壁晚智文彙閣五圻五權限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