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卒候吏。泛指地位低下的吏卒。 晉 陸機 《吳大司馬陸公诔》:“禮交徒候,敬睦白屋。”
“徒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ú hòu,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徒卒候吏”,即泛指地位低下的吏卒。這一解釋來源于古代文獻,如晉代陸機在《吳大司馬陸公诔》中寫道:“禮交徒候,敬睦白屋。”。這裡的“徒候”強調身份低微的基層官吏或士兵。
部分資料(如)提到“徒候”有“徒勞無益”的含義,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或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用或混淆。建議以古代文獻和權威詞典(如漢典)的解釋為準。
多用于古文或曆史語境中,描述古代社會等級制度下的基層人員。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晉代文獻《吳大司馬陸公诔》的原文。
《徒候》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彳》和《㠯》,拆分部首分别是“彳”和“㠯”,它們分别代表着走和侯的意思。
據考證,《徒候》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詁》中,是古代書法家趙孟頫所創,是他創造的一個字形,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等待他人時行走。
在繁體中,徒候的寫法不同,繁體中的徒候分别為“徒”和“候”,但意思一樣,隻是字形上稍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徒候的字形古樸典雅,展現了古時人們的思維和審美,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以下是一些關于徒候的例句:
1. 我在徒候青樓前等你。
2. 他徒候了好幾個小時,卻始終不見蹤影。
通過這些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徒候這個詞的意思。
在詞語的組詞方面,與徒候相關的詞語包括:徒步、徒勞、候車和候選等。
與徒候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等候、等待、伫候和候命。
與徒候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匆匆、急行、奔走和進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