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mated]∶使成配偶
最終與她心愛的男人成親了
(2) [get married]∶結婚
(1).謂成就其父的名望。《禮記·哀公問》:“公曰:‘敢問何謂成親?’ 孔子 對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歸之名,謂之君子之子,是使其親為君子也,是為成其親之名也已。’”
(2).結婚。《宣和遺事》後集:“遂将奴奴嫁與他,今成親六日矣。”《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教他做官勤慎公廉,念你年長未娶,已聘 劉都堂 之女,不日送至任所成親。” 沉從文 《貴生》:“回到舅舅病床邊時,就說他想成親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成親漢語 快速查詢。
“成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成親(拼音:chéng qīn)指男女雙方通過婚姻儀式結為夫妻,強調婚姻關系的正式确立。這一含義在多個詞典中被明确标注為“結婚”或“使成配偶”。
婚姻行為
指男女雙方完成嫁娶儀式,建立家庭關系。例如:“最終與她心愛的男人成親了”。該詞常用于傳統語境,體現婚姻的莊重性,如元曲《救風塵》中“到今朝才許成親”。
古義延伸
在《禮記》中,“成親”曾指“成就其父的名望”,即子女通過自身德行使父親獲得社會認可。此用法現代已罕見。
部分非權威來源提及“奉子成親”等現代俚語,但未被主流詞典收錄,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查字典(-3)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