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 愛國詞人 陳亮 的字。他數度上書言事,力主恢複中原,雖幾陷于死,而毫不退縮。 康有為 《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詩:“ 東方 索米終難飽, 同甫 陳書不厭多。”
“同甫”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
一、指南宋愛國詞人陳亮的字()
二、指同一家族或派系成員() 此釋義較少見,多用于古代語境,指代同宗兄弟或同一官吏家族的後人,但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注意該解釋的權威性相對較弱,更多文獻仍以“陳亮字號”為核心含義。
補充說明:
同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同:部首口,筆畫4
甫:部首用,筆畫7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詩經·大雅·同甫甫歌》中首次出現,意為共同。在古代,同甫常用于描述人們共同作樂、合作等情景。
在繁體字中國台灣地區使用的正式漢字中,同甫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為「同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同甫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例如,在篆書字形中,同甫的寫法為「」和「」。
以下是同甫一詞的例句:
1. 他們同甫并肩,共同戰鬥。
2. 兩人同甫跳舞,舞出了美妙的旋律。
以下是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同甫歌、同甫舞、同甫合作
近義詞:共同、一同、合作
反義詞:各自、相異、相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