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環的意思、銜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環的解釋

相傳 東漢 楊寶 九歲時,至 華陰 山北,見一黃雀為鸱枭所搏,墜于樹下, 寶 取雀以歸,置巾箱中,食以黃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自稱 西王母 使者,以白環四枚與 寶 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三公),當如此環矣。”事見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後用為報恩之典。 唐 王缙 《青雀歌》:“莫言不解銜環報,但問君恩今若為。”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虵雀之報。”《水浒傳》第十二回:“ 楊志 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能邀格外之惠……當生生世世結草銜環。”


謂銜環報恩。 明 王世貞 《鳴鳳記·鄒慰夏孤》:“啣環犬馬,常存寐夢。”《封神演義》第三二回:“他日啣環,決不有負。” 清 陳夢雷 《西曹坐系書懷兼寄兩弟》詩之三:“脫兔已非傷離罼,射烏偏誤指啣環。”參見“ 啣環結草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銜環"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詞彙,其釋義可分為三個層次解析:

一、字面本義 "銜"指用口含物,《說文解字》釋為"馬勒口中者",後引申為叼、含之意;"環"為圓形玉器,《周禮·考工記》載"環人掌緻師",鄭玄注"環猶圍也",指閉合的環形器物。二字組合原指動物用口叼着環狀物,如《山海經》載"有鳥焉,其狀如枭,銜環佩之"的早期記載。

二、典故溯源 該詞定型于東漢應劭《風俗通義·黃石公記》,記載楊寶救黃雀,後得白環四枚的報恩傳說。此典故經《後漢書·楊震傳》李賢注引演變,形成"銜環結草"的固定表述,成為知恩圖報的文化符號。宋代《太平禦覽》卷九二二引《續齊諧記》對此有詳細演繹。

三、語義流變 在現代漢語中,"銜環"作為典故詞保留兩項核心語義:①特指報恩行為,多用于"結草銜環"的固定搭配;②引申為循環往複的狀态,如"日月銜環,周而複始"的文學表達。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條,标注為書面用語。

該詞的語義演變軌迹清晰呈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從特指到泛化的典型發展規律,在曆代文獻中保持着穩定的語義内核。《漢語大詞典》将其歸入"動物行為"與"倫理道德"雙重語義場,體現了漢語詞彙寓道德訓誡于物象描寫的獨特構詞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銜環”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報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典故來源

該詞源于東漢楊寶救黃雀的故事:楊寶九歲時救下一隻被鸱枭攻擊的黃雀,精心照料後放生。後黃雀化身黃衣童子,贈予四枚白玉環,預言其子孫将顯貴如環般高潔。此故事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

二、詞義演變

  1. 報恩象征:白玉環象征純潔與尊貴,後世用“銜環”特指受恩必報的行為,如《初刻拍案驚奇》中“誓當銜環結草”。
  2. 與“結草”并用:常與春秋時期“結草報恩”典故結合,形成“結草銜環”的固定表達,強化感恩主題。

三、用法特點

四、現代應用

現今多用于表達對重大恩情的感激,如“您的幫助,我必當銜環以報”。需注意其古典意象較強,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附:古籍例句

(注:提到的鳥類術語、軍事徽章等釋義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建議以報恩典故為通用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哀籲報本葆羽八煞犇亡綢缪桑土達尊墊腳凳疊次丁敬帆勢諷繹附集附骥攀鴻富室岡坂耿灼宮車工間操供拟好力彙行混廁姜齊交牒家政解怒金字塔報極壽無疆疾疹絶人豦蜼空山拉腳壘壁陳撩丁露檄駡仗面老鼠末弁内江市年近古稀甯肯榮勳韶理脤膰之國聲家樹善屬性湯汁田坡天壤貼錢庭論蚊煙遐慕現時西沉諧當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