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環的意思、銜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環的解釋

相傳 東漢 楊寶 九歲時,至 華陰 山北,見一黃雀為鸱枭所搏,墜于樹下, 寶 取雀以歸,置巾箱中,食以黃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自稱 西王母 使者,以白環四枚與 寶 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三公),當如此環矣。”事見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後用為報恩之典。 唐 王缙 《青雀歌》:“莫言不解銜環報,但問君恩今若為。”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虵雀之報。”《水浒傳》第十二回:“ 楊志 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能邀格外之惠……當生生世世結草銜環。”


謂銜環報恩。 明 王世貞 《鳴鳳記·鄒慰夏孤》:“啣環犬馬,常存寐夢。”《封神演義》第三二回:“他日啣環,決不有負。” 清 陳夢雷 《西曹坐系書懷兼寄兩弟》詩之三:“脫兔已非傷離罼,射烏偏誤指啣環。”參見“ 啣環結草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銜環”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報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典故來源

該詞源于東漢楊寶救黃雀的故事:楊寶九歲時救下一隻被鸱枭攻擊的黃雀,精心照料後放生。後黃雀化身黃衣童子,贈予四枚白玉環,預言其子孫将顯貴如環般高潔。此故事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

二、詞義演變

  1. 報恩象征:白玉環象征純潔與尊貴,後世用“銜環”特指受恩必報的行為,如《初刻拍案驚奇》中“誓當銜環結草”。
  2. 與“結草”并用:常與春秋時期“結草報恩”典故結合,形成“結草銜環”的固定表達,強化感恩主題。

三、用法特點

四、現代應用

現今多用于表達對重大恩情的感激,如“您的幫助,我必當銜環以報”。需注意其古典意象較強,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附:古籍例句

(注:提到的鳥類術語、軍事徽章等釋義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建議以報恩典故為通用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環

銜環,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為“⺮”和“環”。

“⺮”是一個獨立的部首,又稱為“竹”,表示與竹子有關的事物。它由兩個筆畫組成,分别是橫折鈎和豎。在漢字中,它通常用于表達與竹子相關的意義。

“環”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環狀物。它由四個筆畫構成,分别是橫折鈎、豎、橫和橫。在漢字中,它通常用于表示環形的事物。

“銜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冠冕。古時候,銜環是帝王的冠冕中的一部分,用于承載當時的輔冕物。後來,“銜環”逐漸引申為指承擔重任或頂載物品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銜環”保持與簡體字相同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古時候“銜環”的寫法是“口竹未”,表示用竹子做成的環狀物。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銜環”一詞,例如:“他肩負着家族的榮譽,銜環而戰。”這句話意味着他承擔了重要的使命,準備戰鬥。

一些與“銜環”相關的詞語包括:“銜接”、“環繞”、“環形”。

與“銜環”含義相反的詞語包括:“舍棄”、“解開”、“散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