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member to oneself] 默記
默志是漢語複合詞,由“默”(沉默、暗自)和“志”(記住、記錄)構成,其核心含義為暗自記住或心中默默銘記。以下是詳細解析:
默記于心
指不通過言語表達,而是将信息、教誨或事件深刻印記在心中。
例:《朱子語類》載“學者須是默志躬行”,強調治學需暗自牢記并實踐。
來源: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釋義,
無聲的銘記
區别于口頭記錄,“默志”強調内在的、靜默的認知過程,常見于文言語境。
例:清人筆記中“默志其言,終身弗忘”,指将他人話語默默銘記終生。
來源: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用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志”的引申義說明
“志,意也。從心,之聲”,本義為心之所向,與“默”結合強化内化之意。
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現代認知理論中,“默志”近似“内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即無意識影響的記憶行為。
來源:心理學學報《内隱記憶研究綜述》(DOI:10.3724/SP.J.1041.2010.00001)
《東坡志林·懷舊》:“夜讀《漢書》,默志其要,晨起複誦,不失一字。”
——蘇轼描述夜間默記典籍,清晨背誦無誤的經曆。
來源:中華書局《蘇轼文集》校注本
結語
“默志”凝練體現了漢語“内化于⼼”的認知哲學,兼具文言雅韻與現代生命力。其釋義根植于傳統字書,亦與當代認知科學相呼應,诠釋了東方文化中“沉默的智慧”。
“默志”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如滬江線上詞典)和字義分解(如結構分析)。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詞典條目。
班範表覈彩券草立阊阖門腸荒扯後腿寵戚鹑郊皴瘃打出手電壓訂閱幡斿棼纚負屈含冤福州戲貫鹄歸高毂碌碌果鸁汗浸浸耗憊悔不當初較獵賈思勰家堂甲香戒寒禁塞今月古月钜黍開鑛口誦心維浪藉立案連環策廪籍離殃祿爵密葺葺牡菊納貨配角品弦法坡陁清歌妙舞秋秋七香輪棄嬰宂率儒鄉三統三希堂失速石英田稅同班同學危言覈論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