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名。在 北京 故宮博物院 養心殿 西室。原為 清高宗 珍藏曆代法書真迹之所,其中以 王羲之 《快雪》、 王獻之 《中秋》、 王珣 《伯遠》三帖尤為珍貴,因名 三希堂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文衡山書赤壁賦冊》:“按 蘇文忠 有自書《赤壁賦》本,今 三希堂 已為摹刻。”
三希堂是清代乾隆皇帝的書房,位于北京故宮養心殿西暖閣。其名稱和文化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精神追求
“三希”源自北宋周敦頤《通書·志學》的“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意為士人追求賢德,賢者向往聖境,聖人則探求天道。乾隆以此命名書房,旨在激勵自身不斷精進。
稀世珍寶
“希”通“稀”,指乾隆珍藏的三件晉代書法真迹: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這三帖被視為書法藝術巅峰之作。
如今三希堂仍保留原貌,作為故宮博物院重要文化景觀,其名稱和藏品成為研究中國書法史、宮廷文化的重要依據。
三希堂既是藝術寶庫,也是精神符號,融合了乾隆對文化傳承與自我修養的雙重追求。
三希堂是一個成語,意指講學文化的地方。它的字面意思是“三希之堂”,其中“三希”代指儒家經典《大學》中的三個理想境界:“希言自牧民,希言自牧國,希言自牧天下。”它象征着一個學術思想繁榮的地方。
三希堂的三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三:部首“一”、“|”,總筆畫3畫。
- 希:部首“巾”,總筆畫7畫。
- 堂:部首“土”,總筆畫12畫。
三希堂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朱權的《三希堂集》。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三希堂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例如,三希堂中的“希”字古代寫法較為複雜,它由部首“巾”和在下面加一橫表示牧民的手抓住的形狀組成。
1. 這座學院是一座真正的三希堂,吸引了衆多學者前來交流思想。
2. 他建立了一個文化繁榮的學術團體,成為當地的三希堂。
- 希望:希望是指對未來有所期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 希冀:希冀表示渴望,希望實現某種願望或目标。
- 堂堂:堂堂意指莊嚴宏偉,表示人物或事物具有威嚴的形象。
- 學究之地:具有學術研究氛圍和成就的場所。
- 學府:指學術研究的“聖地”,大學或研究機構。
- 荒寂之地:指沒有學術研究氛圍或沒有人追求學術的地方。
- 無希望:表示事情沒有望好,沒有期待的結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