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賄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王丞相 有幸妾姓 雷 ,頗預政事納貨。 蔡公 謂之 雷尚書 。”
“納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現代商業場景中的含義
指接收貨物或收取款項,屬于中性詞彙。例如在買賣交易中,買方接收貨物或支付款項的行為可稱為“納貨”。
特點:
二、古代或負面語境中的含義
指接受賄賂,含貶義。例如《世說新語》記載的“王丞相納貨”即指收受賄賂,其他古籍中也有類似用法。
特點:
使用建議:
《納貨》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接收貨物、收取物品或接納買賣貨物。它在商業和物流領域常常使用。
《納貨》的拆分部首是纟(絲字旁)和貨(貝字旁),其中纟表示與絲相關的物品,貨表示與貝殼相關的物品。它的總筆畫數為11。
《納貨》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初,納貨是指接納外來貨物并收取相應的費用。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在商業和物流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逐漸成為一個常用詞語。
《納貨》的繁體字為「納貨」。
在古代漢字中,納貨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典籍中的早期寫法為「納貨」,其中「納」與現代簡化字的「納」相同,而「貨」與現代簡化字的「貨」相同。
- 請将貨物送到我們的倉庫,我們會幫您納貨。
- 這家公司很有經驗,專門負責納貨和發貨。
- 收納:将物品整理好放置。
- 貨物:指用于交換或貿易的物品。
- 接收:接受或收取某物。
- 收貨:接收和接納貨物。
- 接貨:接收和收取貨物。
- 受理貨物:受到并管理貨物。
- 發貨:将貨物發送給他人。
- 出貨:出售或發放貨物。
- 寄貨:委托快遞将貨物送至目的地。
【别人正在浏覽】